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际药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1 稿件撰写要求
1.1 格式
文稿可用中文或英文WORD文档撰写,A4纸打印。打印稿字体不小于5号,1.5倍行距。
1.2 内容
论文著作要求论点明确、论据严谨、结构严密、层次分明。应该有题目、作者及作者单位、邮编、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正文、致谢、参考文献,以及英文的题目、作者及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
1.2.1 题目
题目应尽量简单明了,能概括文章主题,一般不超过25个字。中文和英文题目必须一致。
1.2.2 作者
论文署名不宜过多。每位作者应该是论文学术内容的创始构思或设计者;实验数据的采集并能给予解释者;能对编辑部提出的审改意见进行核修者;能在学术界就论文内容进行答辩者。对本文有贡献的其他人可写在致谢项中。来稿包括作者排列顺序须经全体作者同意。在第一页下方加脚注说明第一作者的性别、出生年份、学位及职称、研究方向,E-mail,以及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
1.2.3 工作单位
注明作者从事工作时的单位、单位所在省、市名和邮政编码。若是国外的工作单位,则应加注国名。单位名称用全名。几位作者如分属一个以上单位,应在作者名字的右上角注出1、2,并分别列出对应的单位名称、城市名和邮政编码,用“;”号隔开。为便于及时与作者联系,请提供电话号码、E-mail等。
1.2.4 基金资助
文章已在有关的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所属课题为某类攻关项目或受有关基金资助(资助文号),请在第一页下方加脚注说明。
1.2.5 摘要
研究性论文的中文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总体不宜超过300字,应着重于创新与发现。应注意中、英文摘要须一致,英文摘要写在中文摘要之后,正文之前。
1.2.6 关键词
每篇文章需拟关键词3~8个。关键词的确定,应按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和北京图书馆主编的《汉语主题词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编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上收载的词汇选入。因上述两刊收载的词汇有限,亦可根据文章自拟关键词,注意不要拟成词组和句子。英文的Key words应与中文的关键词一致。
1.2.7 正文
论文著作主要应该回答3个问题:为什么做?怎样做?结果怎样?要求写作思路清晰、文章层次分明。层次的划分一般不宜超过4节。若4节不够时,可将层次再细划分。数字编号左起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字位置再写标题,另起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字位置写具体内容。若内容参照或是依据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请直接列出引用文献即可,无需重复阐述。讨论应该只对本文结果相关的国内、外数据作比较。
1.2.8 致谢
对在原则上指导本项研究工作和对工作做过实质性贡献的人,应进行书面致谢,以示尊重别人的劳动。致谢需经被致谢者许可。
1.2.9 参考文献
应以近年文献为主;不应忽视国内一些主要刊物近期文献,按正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在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只列正式出版物(非正式出版物中学位论文可列人正文并加以注明)。作者应对所引用的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参考文献中的所有标点符号请使用英文格式。几类著录具体格式如下:
[期刊文章]
作者名[3人以下全列,3人以上列前3位作者,后加等、et al(英文)、H即(俄文)、他(日本)]. 题名[J]. 杂志名(缩写,斜体,不加点),年,卷(期): 起止页码.
若作者名拼写为英文,应遵守姓前名后的原则,其中姓为全拼,名缩写为首字母大写。
例l:LinksFerran A, Dupouy V, Toutain P L, et al. Influence of inoculum size on the selection of resistant mutants of Escherichia coli in relation to 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s of marbofloxacin[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7, 51(11): 4163-4166.
例2:冀志霞, 储炬, 庄英萍, 等. 利用神经网络预测头抱菌素C的生物合成[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7, 32(1): 17-21.
[专著]
作者. 书名[M]. 卷,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 年: 起止页码.
例l: Norris J R, Ribbons D W. Methods in Microbiology[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1: 1.
例2: 张致平. 微生物药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318-325.
[专著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M] // 原专著作者. 专著题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年: 起止页码.
例:Reichenbach H, Dworking M. The myxobaeteria[M] // Truer H G, Dworing M, Harder W, et al. eds. The prokaryotes..2nd ed. Berlin: Springer Verlay, 1992: 3416.
[专利]
专利所有者名.专利题名:专利国别, 专利号[P]. 批准日期(年-月-日).
例:Parang K, Sardari S. Azole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WO, 2005/006860A2[P]. 2005-01-27.
[标准]
编委会名. 标准名[S].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 年: 起始页码.
例: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 (2005年版二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附录VII-IP.
[电子文献]
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标出载体类型,联机网络需注明[日期].
例:Christine M. Plant physiology: plant biology in the Genome Era[J/OL]. Science, 1998, 281: 331-332. [1995-09-23].
[电子公告]
作者名. 题名[文献类型/载体]. (公告日期)[查询日期]
例:萧钮. 出版业信息化迈人快车道[EB/OL]. (2001-12-19) [2002-04-15]
注: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期刊[J]、专著[M]、标准[S]、专利[P]、学位论文[D]、报告[R]、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1.2.10 药品名称
文稿中采用的药品名称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订的《药名词汇》(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规定名称;卫生部批准的新药则用批准名称;暂时还没有正式命名的,应采用原文;创制性的新药可以参考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的命名原则给一新名,但需加注明。药名太长,可以用缩写,在首次出现时注明,如环丙沙星(ciprofloxaein, CPLX)。
1.2.11 计量单位、公式及化学式
文稿中计量单位请采用按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执行,例如:照射剂量的法定单位为“C/kg”,常用习用单位R(伦琴),1R=2.58×10-4/kg;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的常用习用单位cps,cpm等应改用法定单位“/s” (每秒),“/min”(每分)表示,换算系数为l。
文稿中的公式请采用Mathmagic软件编辑,存为eps格式文件。文稿中的化学式请采用Chemdraw软件编辑。
1.2.12 图与表
文稿中凡用文字已能说明者尽量不用图、表。使用了表或图者,相应数据在文字叙述中不须重复,只需摘述其重点强调说明。图表题目请使用中、英两种语言阐述。图要求设计美观,必须线条清晰、光滑。照片最好采用黑白片,反差要强,清晰易辨。分辨率需要达到300像素/英寸。显微照片注明放大倍数或画面中带长度标尺。红外、紫外、核磁共振、质谱等图谱应附有与原件相同大小的清晰复印件。
2 稿件处理
2.1 网络投稿
作者需首先登陆杂志网站进行网上注册并按要求投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即进行分类编号,并给回执。
2.2 文件资料
作者需准备作者单位介绍信,并加盖公章。稿件的保密审查和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应由作者单位负责。一稿不得两投。
2.3 稿件查询
如2个月未收到对稿件的处理通知,则表示该稿件仍在审阅研究。查询稿件时应告知编号。稿件若有不符合投稿须知要求处,编辑部通过网站告之作者修改或作补充,作者将修改稿的电子文档以及对审稿意见的逐条答复(不管同意与否),一并通过网站发回编辑部。 稿件录用后进入编辑加工阶段。编辑部确定刊期后会通过E-mail告知作者。
2.4 清样校对
稿件发排后邮件通知作者,作者需登录杂志网站,下载清样及著作权转让书,请在两日内上传核对后清样,并打印一份签名,与加盖公章的著作权转让书一同寄回编辑部。
3 信息反馈
稿件正式刊用后,若论文被国内外文摘类刊物收载、论文及其所属课题获奖、论文所属课题创有经济效益,请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编辑部。
4 论文收录转载
《中国抗生素杂志》已被美国生物学系统文摘(BA)、化学系统文摘(CA)、国际药学摘要(Intemational Parmaeeutieal Abstraets, IPA)、荷兰Elsevier Bibliographic Database、EMBase等收录,并被NCBI Medline部分收载;国内数据库已进人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首席医学网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
5 编辑部联系方式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电话(传真):028-84618674,E-mail:siiacjap@126.com,地址:成都市成华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华冠路168号(邮编:610052)。
中国抗生素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抗生素杂志发文量
中国抗生素杂志总被引频次
-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与多黏菌素B耐药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与多黏菌素B耐药相关性.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Klebsiellapneumonia,CRKPs)共37株,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imipenem,IMP)、美罗培南(meropenem,MEP)、厄他培南(ertapenen,ETP)和多黏菌素B(polymyxinB,P......
作者:侯渊博;张亚培;吴庆;陈华乐;李斌;周铁丽;曹建明 刊期: 2016- 06
-
用紫外线及2-脱氧D-葡萄糖改良产土霉素菌
目的改善产土霉素菌的生产特性.方法紫外线诱变、在含有2-脱氧-D-葡萄糖的培养基中选育.结果紫外线照射30s的剂量下致死率适合做育种.在此基础上,诱变后选育出了一株高产菌株,编号9-15#,其摇瓶效价比原菌株提高了13.0%,上罐试生产提高6.1%.结论紫外线照射结合2-脱氧-D-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筛选可以获得高产土霉素的龟裂链霉菌菌种.......
作者:李兰枝;谢昌贤;刘运添;王鹏飞;郝新乐;陈有君 刊期: 2014- 07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对临床分离的3株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CLSI/NCCLS2004年标准)进行药敏试验,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PCR方法检测TEM、SHV、PER、VEB、AmpC、IMP、VIM、OXA-23和OXA-24等9种耐药基因型,PCR阳性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在GenBank基因库中比对分析.结果3株鲍曼不动杆菌为多......
作者:方平;潘晓龙;周东升;吴祥林 刊期: 2007- 04
-
403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1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生产的支原体IST试剂盒,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检出支原体感染阳性的患者403例,阳性率43.90%,UU、MH、UU+MH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4.42%(316例),4.79%(44例),4.68%(43例).MH和UU+MH的混合感染中EM、PRI、AZM及C......
作者:鲍春梅;曲芬;郭桐生;崔恩博;徐军;李潇潇;毛远丽 刊期: 2004- 11
-
旁路代谢酶抑制剂对林可霉素发酵的影响
目的研究林可链霉菌的发酵工艺,提高林可霉素的产量.方法在林可链霉菌发酵产林可霉素的过程中,在一定时间添加一定量的旁路代谢酶抑制剂丙氨酸和三甲胺,用生物效价法测定发酵液中林可霉素的产量.结果在发酵开始时添加0.01%的丙氨酸,同时在24h时添加0.02%的三甲胺,使林可霉素的产量提高26%.实验发现该种添加方法抑制了糖酵解途径中的丙酮酸激酶和莽草酸途径中的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的酶活,使菌体内积累高浓度......
作者:乔现婷;叶蕊芳;毛全贵;张宏周;王丹 刊期: 2013- 02
-
1124株中段尿分离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结果
目的分析中段尿1124株病原微生物构成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细菌和真菌的鉴定均采用杭州天和微生物公司生产的微量生化反应管编码系统鉴定,药敏试验分别采用Kirby-Bauer、Rosco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应用WHONET5.5软件.结果共培养5204份中段尿标本,分离出1124株病原微生物,阳性率21.6%.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革兰阳性杆菌分别占74.5......
作者:郑卫东;陈萍;田彩霞 刊期: 2012- 02
-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片剂中阿昔洛韦的含量
本文采用共振光散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十六烷基溴化吡啶存在下,阿昔洛韦和曙红B的相互作用.阿昔洛韦、曙红B和十六烷基溴化吡啶相互作用形成三元缔合物,导致共振光散射强度明显增大,并产生新的共振光散射峰.体系的大散射峰位于364nm处.在佳实验条件下,增加的共振光散射信号与阿昔洛韦的浓度在0.4~24μg/ml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测限为0.25μg/ml.将方法用于片剂中阿昔洛韦含量的测定,并与......
作者:冯素玲;吴呈珂;曾超 刊期: 2009- 06
-
左氧氟沙星对幽门螺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评价
目的体外试验检测左氧氟沙星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的敏感性,并以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进行对照研究.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左氧氟沙星对52株幽门螺杆菌的低抑菌浓度,同时比较在MH培养基pH为4.0、5.0、7.0条件下的MIC.结果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1.9%,阿莫西林耐药菌株11.5%,克拉霉素耐药菌株25%.同时对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耐药的菌株(9.6%),对左氧氟沙星均敏感......
作者:邹军;李欣欣;杨昭徐;张磊 刊期: 2003- 05
-
氨基糖苷类对禽肠道细菌的耐药判定标准研究进展
禽消化道细菌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问题之一,沙门菌病、大肠埃希菌病等家禽肠道细菌病的流行日趋复杂,越来越难以控制,且不断出现新的流行与致病特点,不仅会造成严重肠道疾病而且会产生死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高效、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养殖业用药的不合理导致细菌的氨基糖苷耐药性日趋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临床应用的潜力.而耐药监测需要判定标准,目前我国并没有相关标准,主要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
作者:戴新予;郝海红;黄玲利;谢书宇;王旭;刘振利;彭大鹏;袁宗辉 刊期: 2018- 11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把108例AECOPD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PCT组(n=52)和常规组(n=56).PCT组在入院第1、4、7和10天检测血降钙素原浓度,依据测定值决定抗菌药物使用与否;常规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抗生素治疗指南使用抗生素.结果两组中、重度患者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极重度患者PCT......
作者:刘盛盛;张妍蓓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More >
- 1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
- 2 头孢他啶高分子杂质含量测定中流动相的改进
- 3 HPLC-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巴豆苷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
- 4 RNA干扰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对生物膜影响的研究
- 5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注射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含量
- 6 北京地区10年间肠道志贺菌群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
- 7 卡那霉素发酵过程溶氧浓度模糊PID控制研究
- 8 内科、外科、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和门诊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分析
- 9 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防耐药变异浓度的测定
- 10 海洋放线菌——新活性代谢物的重要来源
- 11 克拉霉素的合成
- 12 解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 13 RP-HPLC法测定头孢克肟的有关物质
- 14 复方酮康唑栓的体外抗菌活性
- 15 产非达霉素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N12W0304的分类鉴定
- 16 产生ESBLs和Am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 17 HPLC法测定滴眼用利福平片中有关物质含量
- 18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E107异常代谢产物的研究
- 19 头孢硫脒治疗肺部感染30例
- 20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