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左氧氟沙星与奈替米星联合治疗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随机开放性研究左氧氟沙星与奈替米星联合治疗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并与头孢他啶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6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左氧氟沙星片0.2g,bid,奈替米星针0.2~0.3g,qd;对照组30例,头孢他啶针3~4,qd;均为7~14d;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用药天数分别为(9.4±3.3)d和(8.5±3.3)d(P>0.05),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时军;谢景云;唐学义;朱惠珍 刊期: 2000- 04
-
聚合酶链反应RFLP与SSCP检测伤寒杆菌DNA旋转酶基因变异
DNA旋转酶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用靶位,其变异为细菌耐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PCR-RFLP、SSCP对伤寒杆菌275(临床分离敏感株)及其自发耐药突变株RG1DNA旋转酶A亚单位基因(gyrA)耐喹诺酮类决定区进行检测,并以DNA序列分析对该变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伤寒杆菌275相比,RG1gyrA第247位由T变异为G,相应于DNA旋转酶A亚单位第83位氨酸由丝氨酸变为丙氨酸.HinfⅠ对......
作者:肖永红;王其南 刊期: 2000- 04
-
微生物产生的免疫抑制活性化合物S-9818的研究Ⅲ.分离和结构鉴别
在寻找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筛选中,从放线菌SIIA-9818的培养液中分离到一个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物质S-9818,基于理化性质和光谱解析,证实其与FK506同质.......
作者:陆群;吕淑君;张新宜;陈永乐 刊期: 2000- 04
-
抗真菌抗生素414的化学结构
七烯大环内酯抗生素414是由球孢玫瑰紫链霉菌产生的抗真菌抗生素,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法(ESI-MS)、HPLC法和其它有机光谱法对抗生素414和克念菌素(candicidin,美国药典委员会标准品)进行化学结构分析、比较,确定了抗生素414的分子量并证实抗生素414的主要成分与国外报道的克念菌素的主要成分为同一物质.......
作者:郑卫;洪祖忠;洪金基;林文良 刊期: 2000- 04
-
头孢匹胺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为研究头孢匹胺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体内过程特点,对8名男性受试者接受单剂静脉滴注头孢匹胺1g后的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以头孢哌酮为对照药,亦予以单剂静滴1g.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微生物法测定两药血、尿药物浓度.结果表明,头孢匹胺消除半减期较头孢哌酮者为长,两者分别为(4.66±0.94)和(1.97±0.35)h;头孢匹胺的AUC较头孢哌酮为大,分别为(841.39±208.09)和(289.......
作者:施耀国;张菁;孔维佳;曹忆堇;曹国英;张婴元 刊期: 2000- 04
-
国产司帕沙星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12例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口服国产司帕沙星颗粒剂和胶囊剂400mg,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用RP-HPLC法测定血清中司帕沙星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3p97程序自动拟合,符合一室模型.颗粒剂和胶囊剂的达峰时间分别为(4.79±0.40)和(4.79±0.33)h,峰浓度分别为(1.55±0.35)和(1.54±0.46)mg/L,AUC0-96分别为(5......
作者:苗佳;洪诤;梁德荣;徐楠;张辉明;蔡永宁;郑莉;沈奇 刊期: 2000- 04
-
青霉素V钾健康人体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以美国进口的青霉素V钾片为标准参比制剂,研究国产青霉素V钾片和胶囊在健康人体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按3制剂、3周期的3×3拉丁方试验设计,9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口服进口及国产青霉素V钾1500mg,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87软件经微机处理药-时数据.结果证明,进口及国产青霉素V钾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两种被试制剂的AUC、Cmax、Tmax均无显著差异,......
作者:张莉蓉;乔海灵;郜娜;郭玉忠;张启堂;刘风芝;马统勋 刊期: 2000- 04
-
加晶种提高头孢拉定反应结晶产品质量的研究
反应结晶是抗生素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结晶方法,但目前国内反应结晶技术水平落后,普遍存在产品粒度分布过宽问题.加晶种的控制结晶是一种改善结晶产品粒度分布的有效方法,已广泛用于蒸发结晶、冷却结晶、溶析结晶等结晶体系,而未见报道在反应结晶过程中应用.本文对在头孢拉定反应结晶过程中投加晶种改善产品粒度分布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在相同的育晶条件下,超声波法制备的晶种、筛分后的成品作为晶种和自然起晶方式对终产品粒度分......
作者:赵茜;杜磊;高大维 刊期: 2000- 04
-
健康者体内头孢唑林对阿米卡星药动学的影响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阿米卡星(AMK)单用及AMK与头孢唑林(CEZ)合用后,健康者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CEZ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阚全程;张晓坚;师秀琴;马统勋 刊期: 2000- 04
-
微生物来源的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研究Ⅱ.NA-209A,B的理化特征和结构鉴别
从曲霉H717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两个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的抑制剂.根据EI-MS、FAB-MS和HREI-MS数据,确定其分子式分别为C27H33N3O7(分子量:511.2)和C27H33N3O5(分子量:479.2).综合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光谱和X-结晶衍射等数据解析,确定其结构为含有吲哚环的二酮哌嗪类化合物.与文献对照,其中NA-209A为verruculogen......
作者:唐勇;杨大军;姚天爵 刊期: 2000- 04
动态资讯
- 1 含苯并咪唑片段结构的抗微生物药物研究新进展
- 2 用Y-参比法测定发酵液中林可霉素的含量
- 3 噬菌体治疗的研究历程和发展方向
- 4 细菌广谱β-内酰胺酶与超广谱酶对头孢哌酮的水解作用及两种酶抑制剂的抑酶效应
- 5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产黄青霉中的克隆与表达
- 6 鲎抗内毒素因子模拟肽4的体外生物活性实验研究
- 7 北京地区10年间肠道志贺菌群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
- 8 一种测定淋球菌对环丙沙星吸收和积累量的新方法--实时监测荧光强度变化法
- 9 高纯度土霉素碱生产工艺研究(Ⅰ)
- 10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龟裂链霉菌中的表达及其对土霉素合成的影响
- 11 红海榄内生真菌AGR12及其抑菌活性代谢产物
- 12 高产纳他霉素的褐黄孢链霉菌选育
- 13 小剂量红霉素对幼兔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
- 14 头孢他啶连续与间断静脉给药治疗兔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肺炎的比较研究
- 15 盐酸多西环素调释微丸的制备及处方因素考察
- 16 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机制
- 17 阿奇霉素颗粒剂中常用辅料对其HPLC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影响
- 18 河北邢台市人民医院2017年细菌耐药性监测
- 19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高分子杂质测定实验技术的改进
- 20 麦考酚酸产生菌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