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化合物特苄康唑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标准,以氟康唑、酮康唑和布替萘芬为对照,用微量液基稀释药敏试验方法,测定特苄康唑对12种临床常见真菌的低抑菌浓度(MIC80).结果除烟曲霉外,特苄康唑对其他11种真菌的MIC80均在4mg/L以下,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明显优于氟康唑,尤其对酵母的抗菌活性是氟康唑的8~256倍,与酮康唑作用相当.结论:特苄康唑在体外具有广谱、高效的抗真菌活性,有进一......
作者:曹永兵;姜远英;王宁;殷明;张万年 刊期: 2000- 03
-
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的合成研究Ⅱ.7-苯乙酰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的合成
本文在制得青霉素G亚砜的基础上,完成了重排酸的扩环反应,重点探讨了扩环反应的优化条件.青霉素G亚砜与N,N′-双(三甲基甲硅基)脲(BSU)在55℃下反应,得到亚砜的酯化物.加入催化剂吡啶乙酰溴,回流条件下发生扩环反应.后加水脱去酯基,加酸析出产物重排酸.通过正交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当N,N′-双(三甲基甲硅基)脲-亚砜为2.5∶1,乙酰溴-亚砜为0.4∶1,吡啶-乙酰溴为1.5∶1,回流时间为3......
作者:刘东志;贺茜;李永刚;曲红梅 刊期: 2000- 03
-
微生物来源的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研究Ⅰ.菌株分类、发酵、分离和生物学特性
用大鼠肝微粒体酶系统筛选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抑制剂,获得了一株阳性菌株,经初步分类鉴定为Aspergillussp.H717.曲霉H717的发酵液经溶媒提取,硅胶柱层析,葡聚糖LH-20凝胶柱层析和反相中压液相柱层析得到两个活性化合物NA-209A、B.用大鼠肝微粒体酶系统测定其IC50分别为60.6和86.7μmol/L.......
作者:唐勇;杨大军;姚天爵 刊期: 2000- 03
-
纳滤膜技术在泰乐星提炼过程中的应用
泰乐星提炼过程中原工艺脱色液用薄膜真空浓缩,本试验改进为耐溶媒纳滤膜浓缩,料液不需要加热即可浓缩,防止了料液的高温分解破坏,浓缩收率明显提高;在浓缩的同时,部分小分子杂质可以随水分子一起通过纳滤膜而除掉,成品质量明显提高,解决了用原工艺成品酪胺、溶解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省去了原工艺浓缩中费用较高的蒸汽、冰盐水,经济效益可观.现纳滤工艺已成功地运用到泰乐星大生产中.......
作者:孙玫;甘士喜;尹德芳;刘海燕;杨卫东 刊期: 2000- 03
-
阿柔比星A聚乳酸毫微粒冻干针剂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对阿柔比星A冻干针剂与阿柔比星A(ACRB-A)聚乳酸毫微粒冻干针剂给予小鼠尾静脉注射后体内分布进行比较.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小鼠给药后血液及主要脏器中ACRB-A浓度.结果,阿柔比星A聚乳酸毫微粒在小鼠肝脏中的浓度高于对照品浓度.提示阿柔比星A制成毫微粒后可显著提高肝脏靶向性.......
作者:何林;蒋学华 刊期: 2000- 03
-
头孢匹胺与头孢哌酮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127例临床研究
为评价头孢匹胺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头孢匹胺与头孢哌酮随机对照治疗127例患者,主要为下呼吸道、尿路等细菌性感染.两药剂量均为每日2~4g,疗程7~14d.头孢匹胺组63例,头孢哌酮组64例,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3%和90.6%,痊愈率为55.6%和60.9%,细菌清除率为84.7%和89.7%.两药不良反应均轻微且呈一过性,发生率为7.0%和4.3%,主要为皮疹等.两组比较,上述差异......
作者:孔维佳;张婴元;吴菊芳;张功芬;汪复 刊期: 2000- 03
-
HPLC法测定人血浆及尿中溴莫普林浓度
反相HPLC法测定人血浆及尿中溴莫普林浓度.血浆及尿样经二氯甲烷萃取等预处理后,于SymmetryC18柱上,以甲醇-0.02mol/LNH4H2PO4(60∶40,pH7.60)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测定.线性范围0.05~4mg/L,萃取回收率82.4%~86.1%,加样回收率96.6%~100.9%,日内RSD1.72%~3.81%,日间RSD3.10%~7.63%.本法准确可靠,适于在溴莫普林药......
作者:黄英;梁茂植;余勤;秦永平;邹远高 刊期: 2000- 03
-
ESBL的检测、分型及产ESBL菌药敏分析
采用双纸片试验、等电聚焦电泳及微量稀释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中的产ESBL菌的流行及产ESBL菌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情况进行研究.1998年3月~1998年10月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氏菌216株、大肠埃希氏菌318株,从中筛选出产ESBL菌77株,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59株(27.3%),大肠埃希氏菌18株(5.7%).产ESBL菌所产β-内酰胺酶以pI7.6的酶为主,其次......
作者:穆新林;何礼贤;周昭彦;周春妹;贾漫林;胡必杰;瞿介明 刊期: 2000- 03
-
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药效学实验研究
为验证来氟米特(LFM)的免疫抑制作用,应用BALB/C小鼠自身溶血性贫血、Wistar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及C57BL/6->BALB/C小鼠心肌移植模型,观察了LFM对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产生、炎症及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1)LFM10mg/kg预防给药可明显抑制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的产生,治疗组30mg/kg可使升高的自身抗体水平显著降低;(2)LFM10、20mg/kg预防给药可显......
作者:张丽丽;宋丹青;胡志君;高萍;李嗣英 刊期: 2000- 03
-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衣原体及衣原体合并淋菌感染
观察乳酸左氧氟沙星(LVLXL)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衣原体及衣原体合并淋菌感染的疗效.观察组100例,其中单纯衣原体感染60例,衣原体合并淋菌感染40例,门诊治疗70例,应用LVLXL200mg,po,bid,住院治疗30例,100mg,ivgtt,bid/200mg,po,qn.对照组35例衣原体合并淋菌感染,门诊治疗17例,住院治疗18例,应用头孢曲松/红霉素治疗.以上病人治疗疗程均为7d.结果......
作者:陈荣敏 刊期: 2000- 03
动态资讯
- 1 2008-2014年中国南方某综合性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 2 秀丽隐杆线虫-产碳青霉烯酶阴沟肠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3 红树林真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4 机械通气病人气管内导管生物被膜的结构和病原学特征
- 5 反相HPLC法测定temsirolimus原料药的含量
- 6 5'-差向庆大霉素C1a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 7 加晶种控制头孢曲松钠溶析结晶产品粒度分布的研究
- 8 含左氧氟沙星抗结核方案对复治肺结核的治疗研究
- 9 性病后前列腺炎患者真菌耐药性研究
- 10 珊瑚状珊瑚球菌Cc9736抗肿瘤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
- 11 403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 12 46例血液培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率及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 13 微生物来源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F99-909A的研究
- 14 厄他培南钠的合成研究
- 15 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在肺炎克雷伯菌氨基糖甙类耐药指数拟合与推测中的应用
- 16 头孢硫脒注射液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 17 高纯度土霉素碱生产工艺研究(Ⅰ)
- 18 蛋白酶非水相合成反式头孢丙烯
- 19 布替萘芬对豚鼠皮肤须发癣霉的疗效观察
- 20 5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