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前体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研究如何通过加入前体来提高生物合成纳他霉素的产量,进行了前体种类选择、前体加入量及加入时间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丙酸钠是比乙酸钠、丁酸钠、正丙醇更佳的纳他霉素合成前体,乙醇及正丁醇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无明显促进作用;在发酵24h时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6%的丙酸钠,纳他霉素产量达3014.43mg/L,与不添加前体相比提高了185.8%,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作者:刘宁;金志华;骆健美;岑沛霖 刊期: 2005- 06
-
必特螺旋霉素基因工程菌发酵参数的研究
曾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稳定的必特螺旋霉素基因工程菌.本研究在30L全自动发酵罐从菌体生长,糖、氮源利用及发酵效价增长情况考察了必特螺旋霉素基因工程菌的发酵过程,研究了发酵过程摄氧率(OUR)、二氧化碳释放率(CER)、溶解氧(DO)等在线参数的变化,着重研究了不同溶氧水平对必特螺旋霉素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氧水平尤其是发酵前期溶氧水平对必特螺旋霉素发酵影响至关重要,前期临界氧浓度应控制在25%左......
作者:戴剑漉;王永红;刘玉伟;肖慈英;佟祖佲;储炬;张嗣良;律光耀;王以光 刊期: 2005- 06
-
机械通气患者非发酵菌肺部感染临床和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非发酵革兰阴性菌(NFGNB)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方法313例机械通气革兰阴性菌(GNB)感染肺炎,其中168例为NFGNB感染和145例其他GNB感染,分为NFGNB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各临床指标情况.将NFGNB感染的VAP按存活和死亡分别归组,比较两组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并对分离出的241株非发酵菌进行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性分析.结果NFGN......
作者:张庚;胡马洪 刊期: 2005- 06
-
RP-HPLC法测定兔眼各组织中多柔比星的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兔眼各组织中多柔比星浓度的RP-HPLC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三乙胺(30:70:0.2),磷酸调pH到4.0;检测波长234nm;内标为柔红霉素;甲醇沉淀蛋白,固相萃取富集.结果在兔眼各组织中,多柔比星和内标保留时间合适,分离效果良好;在0.1~10μg/ml......
作者:胡弢;吴伟 刊期: 2005- 06
-
法罗培南钠热降解特性的研究及主要热降解产物的结构确证
目的探讨法罗培南钠的热降解动力学特性,并推断其主要热降解产物的结构.方法通过加速试验探讨法罗培南钠的热降解动力学方程,进而确定其在60℃条件下的热降解反应级数;应用MS、1H-NMR、13C-NMR、IR及UV推断其主要的热降解产物结构.结果法罗培南钠在60℃放置条件下的热降解动力学方程为LnC/C0=-0.0042t+0.35,r2=0.9911;其主要热降解杂质为5-四氢呋喃基-噻唑-4-甲酸......
作者:赵霞;胡昌勤;金少鸿 刊期: 2005- 06
-
HPLC法测定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中阿奇霉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的HPLC法.方法使用DiamonsilC18柱(250mm×4.6mm,10μm),流动相为0.1mol/L磷酸氢二钾(pH9.0):乙腈(55:45),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5℃.结果阿奇霉素在浓度0.5~2.5m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99.52%,RSD为0.65......
作者:纪标;王东凯;薛梅妍;李志强;徐飒 刊期: 2005- 06
-
头孢地嗪钠的合成研究
研究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地嗪钠的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制备工艺,即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与2-(2-氨基噻唑-4-基)-(顺式)-2-甲氧亚胺乙酰硫代苯并噻唑活性酯(5)在二氯甲烷于5℃反应4h生成头孢噻肟酸(3),收率90%,3在水-丙酮溶液中碳酸钠存在下与2-巯基-4-甲基-5-噻唑乙酸(4)在55~60℃反应4h生成头孢地嗪酸(2),收率66.3%,后2与异辛酸钠丙酮溶液在低温反应成盐得到头......
作者:李爱军;周雪琴;李巍;刘东志 刊期: 2005- 06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血浆中头孢羟氨苄和甲氧苄啶的含量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测定血浆中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的含量.以20mmol/L硼砂(pH7.1)为背景电解质,35cm×75μm(i.d)未涂层毛细管为色谱柱,于267nm处检测,操作温度25℃,分离电压为20kV,采用峰面积外标法定量.头孢羟氨苄和甲氧苄啶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4.0和0.25~4.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1和0.18μg/ml(S/N=3).该方法测得头孢羟氨苄......
作者:杜斌;张振中;张秋荣;吴春丽 刊期: 2005- 06
-
耐头孢他啶阴沟肠杆菌TEM-28V β-内酰胺酶的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耐头孢他啶阴沟肠杆菌TEM-28Vβ-内酰胺酶的特性.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和等电聚焦(IEF)对细菌β-内酰胺酶类型进行初步判断;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并进行PCR扩增测序;饱和硫酸铵反抽提,并经SephadexG-75凝胶过滤和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β-内酰胺酶;SDS-PAGE法测定分子量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动力学参数.结果6株临床分离菌均对头孢他啶耐药.IEF显示,每株菌产生一种......
作者:李苌清;谢勇恩;凌保东;周歧新;雷军;余娴 刊期: 2005- 06
-
抗病毒药物缬更昔洛韦的合成研究
目的探索更简便的合成缬更昔洛韦的工艺路线,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基础.方法以更昔洛韦为原料,经过酯化、还原两步反应得到目标物缬更昔洛韦.结果实验路线简便,总收率达到20%.结论本文探索了简便的缬更昔洛韦合成工艺,确立了比较合理的酯化条件,改进了氢化脱保护基条件,为将该工艺用于中试放大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艳萍;李卓荣;山广志 刊期: 2005- 06
动态资讯
- 1 海南红树林根际糖多胞菌菌株YIM M13568的红霉素类抗生素的分离和鉴定
- 2 多重耐药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及Ⅰ类整合子
- 3 4603例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 4 活性硫酯法制备头孢地尼新工艺
- 5 液化沙雷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特性研究
- 6 替加环素对4种耐药菌体外抗菌活性及其药效学评价
- 7 GC-MS法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中甲磺酸酯杂质的研究
- 8 天然抗生素肽elafin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相互作用
- 9 美罗培南与8种特殊输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 10 395株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分析
- 11 阿洛西林及其它常用抗菌药物对京沪两地898株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
- 12 沙门菌分离株药物敏感试验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 13 毛细管气相色谱和HPLC法检测头孢美唑中的残留溶剂
- 14 司帕沙星片溶出度的研究
- 15 我院临床分离厌氧菌的分布特征及药敏谱型
- 16 2006-2009年重庆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菌耐药性监测
- 17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研究
- 18 世界卫生组织、欧盟和中国抗生素耐药性监测现状
- 19 米尔贝霉素的产生菌、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 20 (5R,6S)-2-苯乙烯基-6-[(1R)-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青霉烯-3-羧酸对硝基苄酯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