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抗生素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际药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第3期文章
  • 2-脱氧链霉胺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研究进展

    含2-脱氧链霉胺类(2-DOS)氨基糖苷抗生素是临床常用抗生素.近几年对2-脱氧链霉胺类抗生素的分子水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得到了2-DOS合成中的关键酶基因,以及丁酰苷菌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部分生物合成基因簇克隆.本文对2-脱氧链霉胺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余永红;夏焕章 刊期: 2008- 03

  • 5-酮基avermectin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采用基因插入失活的方法,将1.5kb安普霉素抗性基因插入1.8kbaveF基因内部SalI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PC-5,并转化除虫链霉菌D2-14,获得基因工程菌株AV-F1.经HPLC分析,发现该菌株主要产生两个组分,分别为5-酮avermectin1a和5-酮avermectin2a,还产生一个小组分为acermectinB1a.5-酮avermectin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成功,为化学合成新的......

    作者:马颖谡;何建勇;张怡轩 刊期: 2008- 03

  • 亮氨酸对必特螺旋霉素发酵组分的影响

    本文针对必特螺旋霉素发酵主要组分异戊酰基螺旋霉素以及异戊酰基螺旋霉素Ⅲ的提高,在摇瓶培养基试验中,通过一次性添加与分批添加终浓度为15.4mmol/L的亮氨酸,发现分批添加亮氨酸可以维持效价基本不变,而总异戊酰基螺旋霉素与异戊酰基螺旋霉素Ⅲ分别由对照的31.1%和12.0%提高至46.9%和19.5%.通过分析发酵过程的有机酸以及氨基酸的变化规律,讨论了亮氨酸提高必特螺旋霉素主要组分的作用机理,同......

    作者:李桢林;江维;王永红;郝玉有;储炬;庄英萍;张嗣良 刊期: 2008- 03

  • 新型聚酮合酶基因簇的分离与部分鉴定

    目的从海洋沉积物中分离新型聚酮合酶(PKS)基因簇,并解析其基因结构,为研究PKS的组合生物合成提供新组件.方法采集中国东海沉积物样本,并提取宏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通过简并PCR扩增新型PKS片段,用地高辛标记正确的扩增片段作为探针,然后从本研究中构建的海洋沉积物样本Fosmid宏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完整基因簇,测序、结构分析.结果(1)所分离得到的海洋沉积物宏基因组DNA可直接作为PCR模板,......

    作者:焦豫良;王梁华;董晓毅;宗英;高云;任娜;郭爱芸;张兴群;焦炳华 刊期: 2008- 03

  • 新型酰基转移酶AT-EF080951的重组表达及底物结合分析

    目的研究新型聚酮合酶(PKS)基因簇EF568935(GenBank登录号)中酰基转移酶(AT)EF080951(GenBank登录号)底物特异性,为PKS的功能研究及组合生物合成研究提供新组件.方法从酰基转移酶AT-EF080951结构域两端的连接肽区设计引物,通过PCR克隆其结构域基因at-EF080951;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表达;直链淀粉树脂柱......

    作者:焦豫良;王梁华;董晓毅;宗英;高云;任娜;郭爱芸;张兴群;焦炳华 刊期: 2008- 03

  • 夫西地酸产生菌SIIA06-05-201的鉴定及其次级代谢产物FA-3的结构分析

    从江西省井冈山土壤样中分离得到的真菌SIIA06-05-201从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研究,经鉴定该菌株属于梭链孢属真菌中的一株菌株(Fusidiumsp.).该菌株经深层发酵产生具有抗葡萄球菌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FA-3.FA-3经UV、IR、MS、1H-NMR和13C-NMR分析测定,其结构与文献报道的梭链孢属(Fusidiumcoccineum)真菌产生的抗感染化合物夫西地酸(fu......

    作者:杜天飞;江世平;王明蓉;代云见;夏永;李军 刊期: 2008- 03

  • 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基因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的种类及特点,探讨其耐药机制,为指导临床用药,预防院内感染和流行病学调查、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标准化研究所(CLSI/NCCLS)2004年标准,应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多重PCR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3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酶(IntI)检测,并分析整合酶阳性菌株的耐药基因盒.结果药敏试验显示......

    作者:肖增璜;石磊;彭毅;徐海波;邱春嫦;叶仲毅 刊期: 2008- 03

  •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MRSA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利奈唑胺是否可以替代万古霉素治疗MRSA.方法全面收集有关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MRSA的研究资料,共入选7篇完全随机对照研究文献,3420例受试病例随机分为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可供分析病例888例,利用RewMan软件对临床治愈率和微生物清除率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发表性......

    作者:肖玲;朱静 刊期: 2008- 03

  • 中国部分地区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目的调查中国部分地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BLAs)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北京、浙江、江苏及湖北等地区5家医院临床分离的165株铜绿假单胞菌,PCR及测序方法检测10种BLAs.结果165株铜绿假单胞菌114株检出BLAs的基因,总检出率为69.10%,其中TEM、CARB、OXA、PER、VIM、IMP、GES、DHA型的检出率分别为41.21%、15.15%......

    作者:王青新;糜祖煌;黄支密;钱小毛;常东;李智山 刊期: 2008- 03

  • 夫西地酸对葡萄球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目的评价夫西地酸对临床分离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棋盘法测定联合抗菌作用并以杀菌曲线测定夫西地酸杀菌特征.结果对临床分离的359株葡萄球菌MIC测定结果显示夫西地酸对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IC50及MIC90值分别为0.25~1及1~8mg/L;对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IC50及MIC90值分别为0.25~0.5及0.5~1mg/L;抗菌活性与......

    作者:肖永红;王琪;张明;杨维维 刊期: 200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