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抗生素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际药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新蒽环类抗生素G0041-3c的理化性质及结构分析

    从链霉素G0041-3菌株的发酵液中提取、分离得到5个具有抗肿瘤活性成分,对G0041-3c进行了理化性质测定和各种光谱分析,将其确定为具有蒽环类紫红霉素型结构的新成员.......

    作者:肖春玲;司书毅;张月琴;吉田健一郎;大谷敏夫 刊期: 2001- 02

  • 吡酮酸类抗菌药物的研究XVI.6-氟-1-(2-氟-5-吡啶基)-7-(1-哌嗪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抗菌作用

    合成了14个6-氟-1-(2-氟-5-吡啶基)-5,7,8-不同取代-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及其类似物,测定了它们对14株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MIC值,并与环丙沙星对照.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均很弱.......

    作者:戚建军;郭惠元 刊期: 2001- 02

  • LC/MS/MS技术对西他沙星代谢物结构的研究

    利用LC/MS/MS实现对西他沙星体内代谢物的在线鉴定,并通过定向合成的代谢物对照品,对西他沙星代谢物的结构作了进一步验证.结果鉴定出六个代谢物D2~D7.根据代谢物的结构特征证明了西他沙星在肝脏经氧化被代谢消除.......

    作者:徐小平;王曙;贺英菊;陈聪;中冈念 刊期: 2001- 02

  • 尼拉霉素新组分98-23的研究--分离、结构鉴别及抗菌活性

    从黑暗链霉菌(S.tenebrarius)菌种诱变中得到一变株,其发酵产物系单一组分,经大孔离子交换剂、葡聚糖Sephadex离子交换剂提取精制,制得纯品,经IR、MS、1H-NMR、13C-NMR、1H-1HCOSY、HOHAHA、HMQC等光谱解析,确定为氨基糖苷类中的新抗生素,化学名为O-3-amino-6-O-(aminocarbonyl)-3-deoxy-α-D-glucopyranos......

    作者:刘衡;熊宗贵 刊期: 2001- 02

  • 具有潜在抗癌活性的米托蒽醌类似物的合成

    在抗癌药物的理性合成研究中制备出两个与米托蒽醌相似的具有潜在抗癌活性的新化合物(4,5),以4-甲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出发,经六步反应后得到化合物4--1,4-二羟基-6-氨乙基-9,10-蒽二酮.化合物5可由N-3-溴丙基邻苯二酰胺经五步化学反应后获得.......

    作者:郑卫;James L Bloomer 刊期: 2001- 02

  • 褶合曲线分析法同时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含量

    目的:为了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含量.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褶合曲线分析法,结合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同时测定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的含量.结果: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00.17%、0.81%;100.16%、1.01%.用该法测定三批注射剂中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的含量,结果分别为头孢哌酮104.18%、104.39%和104.12%;舒巴坦95.22%、95.16%和95.43%.......

    作者:郑红;吴玉田;方慧生 刊期: 2001- 02

  • 伊达比星(4-去甲氧基柔红霉素)的结构研究Ⅰ.1H-NMR和13C-NMR的分析

    伊达比星为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目前国内已试制成功.我们对该品进行了1H-NMR、1H-1HCOSY、重水交换、13C-NMR、DEPT90°、DEPT135°、HMBC、HMQC和NOSEY的测试,终确定其构型为α型,并对所有的1H和13C信号进行了归属.......

    作者:吴星华;岳宏飞;蒲刚 刊期: 2001- 02

  • 两性霉素B脂质体体内外毒性及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对自制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体内外毒性以及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两性霉素B制成脂质体后,其对红细胞的溶血作用较市售注射剂有明显的降低;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LD50为(14.89±2.18)mg/kg,约为市售注射剂LD50的6倍,其急性毒性显著下降;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表明,两性霉素B脂质体保持了与市售注射剂相同的体外抑菌、杀菌活性.......

    作者:赵荣生;严宝霞;侯新朴 刊期: 2001- 02

  • 美洛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评价

    以国产美洛培南为试验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1)为对照药,通过随机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评价前者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美洛培南每次0.5g,q12h或q8h,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每次1.0g,q12h或q8h,静脉滴注,疗程7~10d.结果两组各完成合格病例26例,其中呼吸系统感染31例,泌尿系统感染17例,皮肤软组织感染3例.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痊愈率分别为73.08%与65.3......

    作者:吕晓菊;徐楠;苗佳;郑莉;梁德荣;邱敦功;曹泽蓉;俞汝佳;宋春江;周仲辉 刊期: 2001- 02

  • 微生物来源的Azole类抗真菌活性增强剂--FKI-0076A、B和C的研究

    FKI-0076A、B和C是从真菌培养液中筛选Azole类抗真菌活性增强剂过程中获得的,每6mm纸片10μgFKI-0076A、B或1.0μgFKI-0076C就显示增强活性.真菌Talaromycessp.FKI-0076培养5d后,经有机溶媒提取,常压ODS柱层析和制备HPLC柱层析分离,得到FKI-0076A、B和C纯品.又经过测定其HR-MS、UV、IR、1H-NMR、13C-NMR、DE......

    作者:王海燕;荒井雅;供田洋;大村智 刊期: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