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淋病流行株耐药基因的定位研究
为了对淋病流行株的耐药基因作定位研究,对1998~1999年间从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出的98株淋病流行株,采用K-B法测定了其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应用碱裂解法提取了相应菌株的质粒;并筛选其中的NG4、NGa1、NG43NG704株菌作质粒的转化、接合及消除试验,对耐药基因进行定位.结果显示,98株淋病流行株对环丙沙星、四环素、氯霉素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2.65%、69.39%、50%;检出4......
作者:陈群;李国明;邵圣文 刊期: 2002- 02
-
金霉素链霉菌中金霉素存在状态的胞外研究
发酵过程中产生或外加的金霉素大部分扩散入金霉素链霉菌细胞内.金霉素链霉菌菌体破碎吸收实验表明,金霉素被细胞内成分吸收,并非简单溶于胞内.在生理或中性pH条件下,95%以上的金霉素扩散入金霉素链霉菌细胞内.当pH降至1.4.大部分金霉素溶于溶液中.金霉素进入细胞的过程为被动扩散过程.对金霉素特异性吸收可能是金霉素链霉菌产生高抗性的一个主要原因.......
作者:盂春;郭养浩;叶勤;石贤爱;陈剑锋;林文 刊期: 2002- 02
-
抗生素的硼酸基亲和层析Ⅰ.红霉素和卡那霉素与硼酸络合可能性的研究
根据硼酸与糖等多羟基化合物能形成络合物的特性,本文研究红霉素和卡那霉素与硼酸络合的可能性,采用电导率法、11B核磁共振波谱法、制备硼酸基亲和吸附剂进行实际吸附等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红霉素不含顺式1,2-二羟基,虽能吸附,但吸附量较少,无实用价值;卡那霉素含顺式1,2-二羟基,络合的可能性大,有可能应用硼酸基亲和层析纯化.......
作者:张慧杰;寇正福;刘坐镇;邬行彦;潘铁英;史新梅 刊期: 2002- 02
-
利用根瘤农杆菌LBA4404Ti质粒介导高效转化产黄青霉及克隆vgb基因
通过根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LBA4404中Ti-质粒的介导将含有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Hemoglobin,VHb)基因vgb和博来素(bleomycin)抗性基因转移到产黄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中;利用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产黄青霉孢了时需要有乙酰丁香酮诱导;转化菌丝体时乙酰丁香酮不是必要的,但一定浓度的乙酰丁......
作者:孙传宝;朱春宝;朱宝泉;许文思 刊期: 2002- 02
-
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葡萄球菌的分离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调查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亚群发生频率以及对常见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利用菌群分析法筛选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葡萄球菌亚群,MicroscanMicrobiologySystem对萄萄球菌分型和鉴定并分析对19种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115株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9株对万古霉素耐药亚群的MIC8~12mg/L,其发生频率为10-1~10-7,其中3株金葡球菌,6株溶血性葡萄球菌.传至......
作者:吴本权;唐英春;张扣兴;张天托;朱家馨;席云 刊期: 2002- 02
-
安普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
安普霉素产生菌黑暗链霉菌(S.tenebrarius)1-16经亚硝酸胍(NTG)、硫酸二乙酯(DES)诱变筛选获得了生物合成阻断变株.微生物转化实验结果表明2-脱氧链霉胺(2-DOS)、巴龙霉胺和安普霉胺是安普霉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体.阻断变株共合成实验结果明确了各阻断变株阻断位点间的关系及上述中间体在安普霉素生物合成中的衍生次序.依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安普霉素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
作者:李相丰;何建勇;田威;韩果红;白秀峰 刊期: 2002- 02
-
从结晶母液中提取分离卡那霉素A、B的工艺优化研究
以卡那霉素提取工艺产生的结晶母液为原料,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性能,筛选出卡那霉素B富集率高和杂质吸附率较低的D4阳离子交换树脂.采用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较佳的吸附富集条件为:上柱结晶母液pH7.0,上柱母液浓度1.26万u/ml,吸附流速1.5V/(v@h);进一步确定了较佳的除杂质洗脱条件为:硫酸铵溶液浓度1.5%(v/v),pH7.5,流速1.75V/(v@h).......
作者:李忠琴;林海英;孟春;石贤爱;郭养浩 刊期: 2002- 02
-
螺旋霉素生物合成代谢流量分析
通过对螺旋链霉菌的中间代谢产物及有机酸的分析,建立了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动态流量分布图,并分析了螺旋霉素生物合成代谢网络的节点.分析认为,大环成环步骤和FO-1步骤在发酵中前期有一定的限速影响;同时由于FO-2、NSP-2有一定的积累,若能减少两者的形成,将对提高发酵效率有积极的意义.摇瓶实验验证了添加葡萄糖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代谢网络有影响,发酵效价提高了26.8%.......
作者:李友元;陈长华 刊期: 2002- 02
-
劳伦链霉菌的诱变育种和发酵研究
劳伦链霉菌(S.laurentii)ATCC31255是含硫多肽类抗生素硫链丝菌肽(Tsn)的产生菌.为提高Tsn产量,本研究采用UV和NTG对劳伦链霉菌野生型进行诱变,筛选抗Cu2+、抗氯霉素或磷霉素超敏的菌株,经平皿初筛,摇瓶复筛,获得两株生产能力高于母株的菌株,即UFOM302、UCL3010.其Tsn产量较野生菌株提高58%和38%.又经种龄、接种量、通风量、补料等发酵条件的探索,突变株U......
作者:李朝选;周佩 刊期: 2002- 02
-
大环多内酯类抗生素FKI-0076E2的分离及结构鉴别
在以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为来源的,唑类抗真菌药物活性增强剂的筛选过程中,从一株真菌TalaromycesspFKI-0076的发酵液中,经反向ODS柱层析和反向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获得一个分子量为662的不稳定大环多内酯类抗生素:FKI-0076E2.光谱分析表明,它与BK223-B同质.根据对FKI-0076E2不稳定性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化学结构变化可能的机理.......
作者:孙承航;荒井雅吉;供田洋;大村智 刊期: 2002- 02
动态资讯
- 1 抗生素对细胞内致病原的药动学及药效学
-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卢利沙星的含量
- 3 国产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 4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 5 荔枝霜疫霉拮抗菌株链霉菌sp.SC120抗真菌活性代谢物的研究
- 6 CO差光谱法分析重组大肠埃希菌及产黄青霉中VHb的活性表达
- 7 辽宁锦州地区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8 抗癌药凡德他尼的合成
- 9 匹马菌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10 主动载药与被动载药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
- 11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达托霉素
- 12 肺炎克雷伯氏菌SHV-28编码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基因定位
- 13 某院儿童住院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分析
- 14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荧光法测定四环素
- 15 氧化应激介导达氟沙星诱导LLC-PK1细胞周期阻滞
- 16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阿奇霉素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效应研究
- 17 地红霉素的合成
- 18 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6年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分析
- 19 酒石酸泰乐菌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
- 20 高效抗肿瘤抗生素卡里奇霉素的分离纯化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