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湖北地区革兰氏阳性球菌耐药现状与变迁
湖北地区自1996年开始细菌耐药性监测,革兰氏阳性球菌分离率逐年升高,近年二、三级医院均达40%,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首位.MRSA5年上升14%,医院间差异明显;VRE分离率为2%~3%,以VanB型为主;PISP+PRSP分离率为41.6%,其中儿童为65%.SMZ/TMP与氯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似呈下降趋势,而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显著上升.二级医院M......
作者:申正义;孙自镛;王洪波 刊期: 2003- 04
-
海南省3109株常见致病菌耐药性调查
目的调查海南省细菌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南、中及北区域住院病人标本中分离的3109株细菌,应用API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并采用VITEK32系统测定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海南省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频数依次为葡萄球菌、肠球菌及肺炎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及阴沟肠杆菌.药敏结果显示......
作者:苏林光;贾杰;莫成锦 刊期: 2003- 04
-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对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观察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对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的药敏及疗效.方法对6株临床分离的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采用E-test方法,测定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等6种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同时观察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单药治疗PRSP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6株PRSP均为低耐药菌株,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敏感.6例患者经治疗后,5例痊愈,1例显效,无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可有效治疗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性肺......
作者:于亮;李秀春;曹文华;王靖;王梅 刊期: 2003- 04
-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对院内肠球菌肺部感染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对医院内肺部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993年1月~2001年12月96例医院内肺部肠球菌感染病人进行分析.结果96例院内肺部肠球菌感染以粪肠球菌为多(73%),屎肠球菌次之(22%).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2.5%,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96例肺部肠球菌感染患者,病死率40%(38/96).感染的肠球菌对万......
作者:张扣兴;唐英春;张永标;吴本权;毕筱刚;谈淑卿 刊期: 2003- 04
-
进口万古霉素与国产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呼吸疾病重症监护病房(RICU)住院的115例MRSA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配对法分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组(A组,68例)和万古霉素治疗组(B组,47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MRSA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两组病人115株MRSA均对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作者:赵子文;熊剑辉;钟维农;陈裕胜;古靖灵;叶惠芬 刊期: 2003- 04
-
头孢硫脒等6种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头孢硫脒(CTM)、头孢唑林(CEZ)、头孢呋辛(CXM)、头孢曲松(CRO)、苯唑西林(MPIPC)、万古霉素(VCM)对99株临床分离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结果CTM对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60、MIC90均为0.5mg/L,低于CRO,CTM对29株表皮葡萄球菌的MIC50、MIC90分别为0.125和8mg/L,是CRO......
作者:王睿;方翼;苏林光;刘庆锋;柴栋;王中孝;王培兰;张歆刚;薛俊峰;裴斐;罗琳 刊期: 2003- 04
-
头孢硫脒等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评价头孢硫脒及其他12种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从本院2001年9月~12月临床病人血液、痰、分泌物、尿标本中分离出57株致病菌,经VITEK-AMS分析仪鉴定,共有金葡球菌2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菌21株,粪肠球菌12株.质控金葡球菌ATCC25923,粪肠球菌ATCC29212.判断标准按2000年NCCLS标准.结果头孢硫脒等10种抗菌药对金葡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头孢硫脒敏......
作者:李华强;俞志海 刊期: 2003- 04
-
头孢硫脒与6种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联合药敏研究
评价头孢硫脒分别与万古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等6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对于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SE)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EF)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测定不同浓......
作者:王睿;裴斐;柴栋;方翼;王辰允;王春 刊期: 2003- 04
-
上海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1年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链球菌(SP)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方法用Kirby-Bauer法和E-test法检测100株SP对青霉素等1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SP总分离率29.1%;SP对青霉素耐药率55%,低抑菌浓度(MIC90)0.75mg/L,MIC均值0.06mg/L;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曲松呈低耐药率,分别为3%、3%和6%......
作者:陆权;张泓;李万华;孔菁;韩磊 刊期: 2003- 04
-
烧伤病区革兰氏阳性球菌构成比的增加及头孢硫脒的抗感染作用
目的通过近年来烧伤病区革兰氏阳性球菌构成比的增加,说明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重要性,探讨头孢硫脒在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作用.方法调查1995年至2001年304医院烧伤病区病原菌流行病学变化,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的变化趋势.汇总七家医院198例烧伤病人对头孢硫脒的临床验证结果,以头孢呋辛作为对照组,并进行了体外敏感试验,评估头孢硫脒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抗感染作用.结果解放军304医院烧伤病区共检测出......
作者:郭振荣;马建丽;于勇;柴家科;盛志勇;孙永华;朱敬民;邓诗琳;廖镇江;夏照帆;谢卫国 刊期: 2003- 04
动态资讯
- 1 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子进化树的构建
- 2 Avermectin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 3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中有关物质HPLC检测方法的改进
- 4 甲磺酸帕珠沙星片健康人体多次给药药动学研究
- 5 细菌生物被膜菌群间遗传物质的转移
- 6 13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耐药性的测定
- 7 激光粒度仪测定非诺贝特粒度分布的应用研究
- 8 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伊曲康唑有关物质的方法研究
- 9 HPLC法测定西他沙星异构体
- 10 海洋放线菌Y12-26中抗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 11 f2因子法评价头孢克肟颗粒溶出曲线相似性
- 12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分析
- 13 Pneumocandin B0高产菌株选育
- 14 2011-2015年自贡市三级综合医院肿瘤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15 替尼泊苷冻干粉针剂的处方及冻干工艺研究
- 16 罗红霉素主要代谢产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17 盐酸瑞芬太尼有关物质结构鉴定
- 18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研究
- 19 伊达比星(4-去甲氧基柔红霉素)的结构研究Ⅰ.1H-NMR和13C-NMR的分析
- 20 海南红树林根际糖多胞菌菌株YIM M13568的红霉素类抗生素的分离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