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抗生素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际药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6年第2期文章
  • 注射用比阿培南健康人体连续给药药动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阿培南注射剂在中国健康人群中进行的连续给药药动学研究,进一步了解该药连续给药的药动学特点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开放试验设计,空腹给药的试验方法,在12名健康中国受试者(其中包括6名男性和6名女性)中连续7d静脉给予剂量为300mg的比阿培南注射液,每12h一次,并使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尿药物浓度.给药前、给药后分别进行各项指标的观察和检......

    作者:朱燕;吕媛;魏敏吉;张朴;康子胜;刘燕;梁军;张曼;肖永红 刊期: 2016- 02

  • 新型前药富马酸泰诺福韦双特戊酯在beagle犬的毒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新型前体药物富马酸泰诺福韦双特戊酯在beagle犬9个月口服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的伴随毒代动力学特征,以及体内蓄积情况.方法在富马酸泰诺福韦双特戊酯beagle犬长期毒性试验过程中,试验共进行40周,给药剂量分别为50(30)、16和5mg/(kg·d),分别于d1、d101、d177和d280d给药前和给药后0.25、0.5、1.0、2.0、4.0、8.0和24.0h采集血样,采用HPLC......

    作者:孙文霞;张舒;田媛;程强 刊期: 2016- 02

  • 亚-MIC头孢哌酮诱导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分析亚-MIC头孢哌酮(cefoperazone,CFP)诱导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浓度变化,为深入探索亚-MICCFP诱导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参照CLSI标准,以标准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测定CFP对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E11的MIC;采用PCR方法观察E11携带的常见ESBL相关基因;以结晶紫染色法评价E.coli生物膜形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观察CF......

    作者:史惠卿;孙艺璇;孙凤军;冯伟;夏培元 刊期: 2016- 02

  • 14519例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分析

    目的监测2013-2014年中国云南省28家三级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为菌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积累数据资料.方法2013-2014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云南省28家三级医院成员单位,按统一的方案进行血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收集阳性菌株数据用Whonet5.6软件按CLSIM100-S24判断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519株血培养阳性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7490株,占51.59%;革......

    作者:刘德华;张红娟;杜艳;胡大春;钱净;尹利民;单斌 刊期: 2016- 02

  • 环孢菌素A增强氟康唑抗生物膜型白念珠菌的研究

    目的探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菌素A增强氟康唑抗生物膜型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选取临床血流感染分离的生物膜型白念珠菌构建体外生物膜模型,采用荧光染色法定性观察生物膜的生长及形态,XTT法测定药物对生物膜型白念珠菌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利用qRT-PCR检测耐药及黏附相关基因blaALS3、blaHWP1、blaCDR1、blaMDR及blaERG11在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从临床血......

    作者:李彩云;韩飞;李刚;王文;商安全;贾伟 刊期: 2016- 02

  • 乙酰甲喹和喹烯酮药动学研究进展

    乙酰甲喹和喹烯酮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合成的两种喹噁啉类药物,由于保留了传统喹噁啉类药物的抗菌活性,同时大大降低了毒性作用,因此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应用.迄今为止,已经开展了乙酰甲喹和喹烯酮在不同动物中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并且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确证了这两种药物的代谢产物.研究证明这两种药物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吸收和消除较快.......

    作者:李璐璐;骆延波;刘玉庆 刊期: 2016- 02

  • 拟诺卡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

    为发现新抗生素,在从海洋、盐湖、荒漠等盐碱环境勘探药用放线菌的过程中,不断分离到拟诺卡菌属新物种和该属中有生物活性的菌株,从中发现的次级代谢产物数量和种类也随之增多.截至2015年底,该菌属已有41个典型种和1个亚种,次级代谢产物超过100个,结构可分为9大类,26亚类,分别为由α-吡喃酮和γ-吡喃酮组成的吡喃酮类、二酮哌嗪和多肽组成的肽类、δ-内酯环和大环内酯组成的环内酯类、吡喃萘醌类、由二联吡......

    作者:高春燕;庹利;刘少伟;蒋忠科;邬钢;肖建辉;孙承航 刊期: 2016- 02

  • 莫西沙星杂质C的合成工艺研究

    目的合成莫西沙星杂质C,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1-环丙基-6,7-二氟-8-甲氧基-4-氧代-1,4-二氢-3-喹啉羧酸为原料依次经历醚键的断裂、螯合与(S,S)-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缩合、后脱去叔丁氧羰基保护基得到莫西沙星杂质C;对脱甲基试剂、反应温度、缚酸剂、螯合物与底物的投料比和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莫西沙星杂质C的总收率及产品质量.结果工艺优化后莫西沙星杂质C......

    作者:陈善龙;谭娟 刊期: 2016- 02

  • 硫酸黏菌素稳定性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硫酸黏菌素溶液在不同pH、温度、搅拌速度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硫酸黏菌素对pH的变化较为敏感,在pH6时较为稳定,在强碱环境下,pH越高,处理时间越长硫酸黏菌素的稳定性越差.升高温度和搅拌速度的变化不会破坏其结构.......

    作者:杨立国;赵金芳;刘俊果 刊期: 2016- 02

  • 药品中诺氟沙星的量子点荧光猝灭测定法

    目的建立药品中诺氟沙星的量子点荧光猝灭测定法.方法在诺氟沙星溶液中加入适量CdTe量子点溶液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溶液,用pH=7.5硼砂缓冲溶液定容.混合均匀后在室温下反应30min,测定其荧光强度.结果诺氟沙星在1.9l~35.09μg/mL范围与体系的F0/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61,检出限为1.7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3.52%~98.75%,RSD为1.1......

    作者:张媛;谢海婷;高强;李满秀 刊期: 201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