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抗生素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际药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第11期文章
  • 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外膜蛋白(OMP)分析.用抑制试验进行主动外排机制检测.结果4株菌株全部携带有SHV-12型和DHA-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3株携带CTX-M......

    作者:叶惠芬;刘朝晖;周小棉;陈惠玲;赵祝香 刊期: 2008- 11

  • 头孢吡肟对质粒介导产AmpC 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接种效应研究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临床分离的质粒介导AmpC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在两种接种浓度下(标准浓度106CFU/ml和高浓度107CFU/ml)测定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MIC值.方法19株血培养的质粒介导的AmpC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其中10株单产ACT型,5株单产DHA型,4株产ACT+DHA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吡肟等5种抗生素在两种接种浓度下的MIC值......

    作者:段金菊;刘卓拉 刊期: 2008- 11

  • 微生物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并发症与糖代谢多元醇通路激活有关.醛糖还原酶是多元醇代谢通路中的限速酶.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此通路,减慢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本文主要概述了微生物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学军;陈代杰;杨志钧 刊期: 2008- 11

  • 微生物卤代酶研究进展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近3800种卤化物,其中很多是重要的抗生素.对这些抗生素的卤化机制的研究发现了四类负责生物卤化的卤代酶.本文综述了这四类卤代酶的特点,并介绍利用卤代酶基因为探针发现海洋放线菌中新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晓敏;徐俊 刊期: 2008- 11

  • LVLX-SDS体系的荧光特性及左氧氟沙星的测定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LX)荧光强度的影响,建立表面活性剂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方法比较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左氧氟沙星荧光特性的影响,发现在pH6.0的缓冲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左氧氟沙星荧光强度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建立SDS增敏,荧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左氧氟沙星的新方法.结果将该方法用于左氧氟沙星片剂和注射液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检测......

    作者:蔡花真;刘彦钊;席会平;谢红涛 刊期: 2008- 11

  • HPLC同时测定血浆中头孢氨苄和甲氧苄啶的浓度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同时检测血浆中头孢氨苄和甲氧苄啶的浓度.以0.5倍血浆体积,浓度为10%(v/v)的高氯酸为蛋白沉淀剂.色谱条件: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柱温:30C,流动相:pH3.0的0.05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乙腈:甲醇(76:16:8),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40nm.头孢氨苄、甲氧苄啶及内源性物质分离良好.头......

    作者:夏登宁;夏艳姣;尹佳;贺英菊 刊期: 2008- 11

  • 奈替米星的光度分析研究

    奈替米星(NTM)与曲利本蓝(TB)在pH2.5~6.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具有正吸收和负吸收的蓝色离子缔合物,其大吸收波长位于688nm,线性范围为0~8.6mg/L;大褪色波长为592nm,线性范围为0~9.5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08×104(正吸收)L/(mol·cm)和3.26×104(负吸收)L/(mol·cm).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时,ε值可达4.35×104L/(mol·c......

    作者:江虹;万银富;张孝彬 刊期: 2008- 11

  • 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272例皮肤软组织感染临床疗效及抗菌活性观察

    目的以五水头孢唑林钠和头孢唑林钠随机对照治疗急性皮肤、软组织感染,评价五水头孢唑林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6例患者接受五水头孢唑林钠2g静脉滴注,每日2次;136例接受头孢唑林钠2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14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2.1%、60.3%(P0.05).临床分离的致病菌株对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唑林钠、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6.5%、9......

    作者:程青;陆卫华;唐忠志;陈忠庆;李军尧;陈谦;王忠强;邬明;郭亮 刊期: 2008- 11

  • 长沙地区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长沙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KB法检测106株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Hi)的耐药性,nitrocefin法检测β-内酰胺酶,PCR检测流感嗜血杆菌的TEM和ROB型耐药基因.结果本地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对亚胺培南、阿奇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氨苄西林、氯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是:0、0、0、......

    作者:漆涌;伍勇;陶莹;戴春梅 刊期: 2008- 11

  • 5株第一类整合子阳性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分析

    目的了解5株分离于临床的第一类整合子阳性铜绿假单胞菌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应用PCR的方法确定5株铜绿假单胞菌含有第一类整合子并且对其整合耐药基因盒进行扩增和测序,通过PFGE分析该5株菌的同源性.结果5株铜绿假单胞菌均为第一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并且都携带2360bp的耐药基因盒,包括aacA4和含有终止突变的cmlA1.PFGE结果显示5株铜绿假单胞菌来自同一克隆.结论整合子在临床致病菌的多重耐药性中......

    作者:肖增璜;刘菊珍;付强;石磊 刊期: 200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