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抗生素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际药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不同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第一类整合子和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分布

    目的对石家庄、昆明两地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进行第一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整合子相关基因盒携带率的比较分析,探讨第一类整合子在两地菌株分布的差别.方法采用PCR方法筛选检测64株石家庄、昆明两地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第一类整合子和及其所携带的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结果6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中共有43株为第一类整合子阳性菌(阳性率67.2%);其中石家庄菌株和昆明菌株阳性率分别为71.4%和64.3%,......

    作者:杨维青;石磊;尹晓琳;李心晖;谢轶;程曦;曾蔚;殷长甫;贾文祥 刊期: 2006- 01

  • 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目的探讨我院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分布规律.方法对20株经双纸片试验确证为ESBLs表型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blaTEM-1、blaSHV-1、CTX-M-1组、TOHO-1组等4种基因PCR扩增,并对16株blaSHV-1基因PCR扩增阳性的菌株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在Internet网上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核苷酸相似性分析,并进行编码基因对位和氨基酸序列对......

    作者:胡大春;邵剑春;杨绍敏;周玲;李超;刘德华 刊期: 2006- 01

  • 2822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安全性分析

    目的了解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1月~2004年5月我院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的住院患者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3%(142/2822),其中听力平衡异常发生率为0.567%(16/2822);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0.14%(4/2822);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0.425%(12/2822).结论硫酸依替米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作者:宋毅;唐尧;徐廷;潘晓鸥;张李华 刊期: 2006- 01

  • 国产注射用盐酸米诺环素人体药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国产注射用盐酸米诺环素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为临床提供合理给药方案.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3组,采用3×3的交叉设计,每人单剂量分别静脉给予100、200和300mg注射用盐酸米诺环素,2h衡速滴完,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后0、0.25、0.5、0.75、1、1.5、2、4、6、8、12、24、48、72h取血.每次间隔一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米诺环素浓度.结果用3P97程序计算......

    作者:王华丽;黄文祥;盛家琦 刊期: 2006- 01

  • 我院2000年~2003年革兰阴性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000年~2003年革兰阴性菌分离及耐药性状况.方法细菌鉴定用手工法和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2000年~2003年共分离细菌4812株,革兰阴性菌3491株(72.5%),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和阴沟肠杆菌为主要分离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噻肟和阿莫西......

    作者:韩善桥;刘瑾红;王大鹏;姜涛;霍焱;徐华彪;邵佩;虞积耀 刊期: 2006- 01

  • 临床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L1、L2酶基因克隆、测序及定位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产L1、L2β-内酰胺酶情况、酶基因定位及核苷酸序列进化和同源关系.方法PCR法扩增两种β-内酰胺酶基因,通过克隆、测序、序列比对确定其亚型、基因进化、同源关系和基因所在位置.结果细菌染色体DNA和质粒DNA扩增L1、L2酶基因阳性,其序列具有明显异质性,两种酶基因位于12kb大小的质粒上.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绝大多数产生两种β-内酰胺酶,酶基因变异和进化加速的驱动......

    作者:李艳;刘长庭 刊期: 2006- 01

  • 聚酮化合物及其组合生物合成

    聚酮化合物的组合生物合成是当前国际化学与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正在发展成为药物创新超常规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近十年来聚酮化合物,特别是Ⅰ型聚酮化合物的组合生物合成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学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作者:孙宇辉;邓子新 刊期: 2006- 01

  • 土壤环境基因组技术及其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

    土壤是微生物重要的生境,土壤微生物具有极大的多样性.然而传统培养技术只能得到约1%的微生物纯培养,其余都是未被纯培养微生物.利用土壤环境基因组技术,可以把未被纯培养微生物的基因克隆到载体中并在宿主中进行表达,获得比已培养微生物丰富的代谢产物多样性,这为我们发现新颖结构先导化合物以及新药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介绍应用环境基因组技术构建土壤DNA文库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闫珠君;崔晓龙;李铭刚;李一青;彭谦;文孟良 刊期: 2006- 01

  •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黏质的产生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黏质的产生率及耐药性.方法用刚果红琼脂平板法检测MRCNS产生的黏质;药敏试验应用KB纸片扩散法,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应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GPS-107卡检测抗菌药物对MRCNS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85株MRCNS的分离率为47.2%,黏质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分别为43.5%和94.1%,表葡菌占菌群分布的60%,占黏质产生率的......

    作者:徐修礼;樊新;孙怡群;张建芳 刊期: 2006- 01

  • 147株住院患者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呼吸道分离的念珠菌进行鉴定并做耐药性分析.方法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对分离的147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并用Rosco商品化纸片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呼吸道念珠菌感染中以白念珠菌为主(75.5%),非白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耐药率低,分别为6.1%,3.4%,其次为伊曲康唑(17.0%),氟康唑耐药率高(57.1%),克柔念珠菌是耐药性较强的念珠菌,依次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

    作者:周小明;严子禾;胡锡池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