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肠杆菌科细菌3年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2010年间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及研究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0年间临床分离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筛选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PCR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结果3年分离病原株共4916株,肠杆菌科共1980株,......
作者:夏晓影;贾蓓;王群;黄文祥;李崇智;刘成伟;尹乐 刊期: 2012- 05
-
儿茶素类化合物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MRSA的作用
目的确定儿茶素类化合物——儿茶素(C)、袁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GC)联合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抗菌增敏作用的佳配伍比并对其可能的抗菌增敏作用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微量稀释法测定C、ECG、EGC和几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独对MRSAWHO-2菌株的小抑菌浓度(MIC),以棋盘法测定C、ECG和EGC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
作者:肖康康;覃容欣;李斌;李小丽;彭伟;周红 刊期: 2012- 05
-
血流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药敏分析
目的筛选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敏感抗生素,为提高ESBLs感染患者临床治愈率提供指导.方法血液感染患者用BacT/Alert全自动血培养仪细菌培养、VitekⅡ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K-B药敏纸片测定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筛选出ESBLs细菌160株,肉汤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结果ESBLs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美唑、替加环素、黏菌素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分别为......
作者:王欢;张成龙;陈素明;张菊玲;鲍春梅;崔恩博;曲芬 刊期: 2012- 05
-
稀疏链霉菌基因文库柯斯质粒对异源宿主致死现象的研究
目的对稀疏链霉菌基因文库中编号为13F2:pJTU2463的柯斯质粒对异源宿主的致死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通过构建若干克隆及相应的接合转移实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质粒测序及序列分析,从若干角度探讨这一质粒发挥致死作用的可能性及途径.结果编号为13F2:pJTU2463的柯斯质粒中包含致死基因的核酸片段被缩小至亚克隆lth24;将lth24测序并分析其可能编码的蛋白,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生物......
作者:张章;徐飞;林双君;张利平 刊期: 2012- 05
-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NO1WB-352A、B的研究
目的筛选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的抑制剂,为新的抗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IMPDH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发现阳性菌株;对阳性菌株的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活性化合物并通过综合波谱解析确定其结构;然后利用多种相关细胞对活性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筛选得到两个活性化合物NO1WB-352A、B;它们对IMPDH的IC50分别为6.01μmo......
作者:任晓;路新华;郑智慧;张雪莲;朱京童;范玉玲;丁彦博;蒋沁;段宝玲 刊期: 2012- 05
-
壳二孢氯素产生菌的鉴定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目的对壳二孢氯素产生菌F05Z0761进行菌种鉴定,并进行培养基优化,提高其发酵单位.方法首先通过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然后通过发酵培养基筛选实验并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陡爬坡实验、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等方法提高发酵单位.结果F05Z0761经形态学鉴定显示该菌株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并得到了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即:淀粉1.8%、葡萄糖2.5%、棉籽粉1.9%、热榨黄豆饼粉......
作者:李业英;崔晓兰;石英;徐岩;路新华;郑智慧;蒋沁 刊期: 2012- 05
-
游动放线菌PDF-1代谢产物中抗耐药菌株活性成分研究
目的从一株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sp.PDF-1发酵液中分离抗多种耐药细菌的活性化合物.方法通过活性追踪,利用多种色谱技术手段,结合现代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Actinoplanessp.PDF-1的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诺西肽(Nosiheptide,1)、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2′-Deoxythynidine,2)、2′-脱氧胞嘧啶核苷(2′-Deox......
作者:李子强;王莉宁;胡辛欣;董国霞;魏玉珍;刘红宇;张玉琴;王玉成;游雪甫;余利岩 刊期: 2012- 05
-
人高密度脂蛋白受体CLA-1上调剂9179D的分离、结构鉴定和活性研究
目的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能够上调人高密度脂蛋白受体(CLA-1)表达的新型活性化合物,并对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己建立的CLA-1表达上调剂的模型,对阳性菌株链霉菌I04A-9179发酵产物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获得活性化合物9179D;通过理化性质、质谱、紫外和核磁等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9179D对HepG2中CLA-1表达的影响;利用流......
作者:徐扬;许艳妮;巫晔翔;余利岩;洪斌;司书毅 刊期: 2012- 05
-
2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抗生素选择及使用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的肺部感染时间:术后3~6个月17例,术后7~15个月5例,术后6年9个月1例.发热是早期的主要症状,其他呼吸道症状轻微.病原体检查,以细菌感染为主,真菌次之,进展期常为混合感染,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如治疗不及时或不正确,进展迅速.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李景勤 刊期: 2012- 05
-
鲍曼不动杆菌质粒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研究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Acinotobacterbaumannii)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方法对71株MDRA.baumanni用VITEK分析仪进行药敏分析,通过PCR和测序探索质粒上的相关耐药基因(aaaC1,aacC2,aacC3,aacA4和armA).结果71株A.baumanni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00%、73%和20%,其中20%的菌株对3......
作者:刘晓庆;陈娇;李华;王力薇;李蓉 刊期: 2012- 05
动态资讯
- 1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盐酸克林霉素软膏中克林霉素和维A酸的含量及稳定性考察
- 2 东方拟无枝酸菌糖基转移酶基因gtfE的克隆
- 3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利福平中残留溶剂
- 4 混合醇萃取用以降低林可霉素产品中B组分含量的工艺研究
- 5 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
- 6 基于TEM β-内酰胺酶突变与变构关系分析的抗生素耐药机制
- 7 瑞格拉非尼的合成
- 8 柱切换LC-MSn法分析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原料的杂质谱
- 9 200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分析
- 10 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片剂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 11 金霉素对SD大鼠生产和免疫性能及肠道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
- 12 用Y-参比法测定发酵液中林可霉素的含量
- 13 细菌多药外排系统及其研究方法的进展
- 14 杆菌肽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norA基因的研究
- 16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按 7:1配比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 17 头孢曲松内酯的合成及遗传毒性研究
- 18 7,8,9-三-O-乙酰-N-乙酰-2-脱氧-2,3-二脱氢-4β-羟基-D-神经氨酸甲酯的合成
- 19 大观霉素产生菌色素变异株63-2号的选育及特性考察
- 20 RP-HPLC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甲磺酸帕珠沙星对映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