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表面活性剂PEG600对毒三素链霉菌发酵的影响
用PEG600代替毒三素链霉菌发酵培养基中的卵磷脂作为豆油的乳化剂,在其他发酵条件不变的情况下,PEG600较卵磷脂降低毒三素链霉菌发酵过程中溶氧水平,提高了豆油利用率,细胞向胞外分泌lipstatin的能力提高23.2%,lipstatin发酵效价提高35%.......
作者:茆永康;陈代杰;黄为一 刊期: 2005- 11
-
呫吨化合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葡菌的光敏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测定六种呫吨(xanthene)化合物的光敏抗菌活性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评价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通过测量低致死浓度(MLC)和Daniel抑菌圈法测定六种呫吨化合物的光敏抗菌活性;采用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RNO)脱色反应检测单线态氧产率.结果有光无光条件下,除Na2Fl外的其余五种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水平的抗菌性能.无光条件下,五种呫吨化合物对测试菌固有毒性基本相同;光照条件下,五种化合物......
作者:陆蕾;王宏;李亚红;蔡伟民 刊期: 2005- 11
-
大肠埃希菌AmpC酶及ESBLs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03年1~12月分离191株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揭示其主要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对191株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AmpC和ESBLs测定.结果大肠埃希菌单产AmpC酶、ESBLs、同时产AmpC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1.1%、23.0%、2.6%......
作者:黄长武;梅雪芬;李兴绿 刊期: 2005- 11
-
阿柔比星A PELGE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目的研究阿柔比星APELGE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阿柔比星APELGE纳米粒;考察阿柔比星APELGE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包封率、载药量、Zeta电位和体外释药.结果阿柔比星APELGE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均呈圆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05~137nm,平均包封率为76%~86%,平均载药量为7.6%~8.6%,平均Zeta电位为-25~-33mV.纳米粒的体外释药曲线可分......
作者:陈蜀;张志荣;段友容;石海涛 刊期: 2005- 11
-
金属离子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在螺旋霉索产生菌产二索链霉菌(Streptomycesambofaciens)发酵过程中添加金属离子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差别较大.本实验结果表明,在70m3发酵罐上试验,发酵前期(38~42h)加入浓度为2.5μg/ml的Fe2+,螺旋霉素效价为3670μg/ml,比对照提高了19.7%.在生产中应用后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毛全贵;赵胜利;韩德全;张永红;汉国旗;刘守强 刊期: 2005- 11
-
Bayesian反馈法研究左氧氟沙星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药动学及药效学
目的研究两种给药方案中左氧氟沙星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药动学特性.方法患者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200mg,一天二次(组1)或400mg,一天一次(组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左氧氟沙星浓度;Bayesian反馈法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根据药-时数据得到组1和组2中左氧氟沙星峰浓度(Cmax)分别为(2.80±0.29)和(5.27±0.68)mg/L;AUC0~24分别为(30.17±4.06)和(3......
作者:张沂;鲍燕燕;欧敏;夏东亚 刊期: 2005- 11
-
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琼脂二倍稀释法对摩氏摩根菌3-87进行15种抗菌药的MIC测定;超声破碎法提取β-内酰胺酶;并用nitrocefin做定性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酶活性;超薄层等电聚焦测定β-内酰胺酶等电点和酶抑制实验;ESBLs表型鉴定;AmpC酶的检测;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以摩氏摩根菌3-87质粒DNA为模板扩增blaSHV......
作者:余娴;凌保东;谢勇恩;周岐新;雷军 刊期: 2005- 11
-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方法分析2001年3月~2003年5月126例医院获得性阴沟肠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表型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阴沟肠杆菌产ESBLs率为29.4%,呼吸内科、胸外科、神经科等重症监护室(ICU)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产ESBLs率为44%,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产......
作者:陈国忠;张琦;徐辉文;汪福良 刊期: 2005- 11
-
克拉维酸钾反应结晶研究
克拉维酸钾是重要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本文考察了溶剂种类、晶种、搅拌速率、流加速率、溶液pH值、结晶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克拉维酸钾反应结晶过程的影响.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粒度较为粗大的棒状克拉维酸钾结晶,平均粒度48.86μm,分散性和流动性良好,产品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和美国药典USP24要求.......
作者:刘宝树;王静康;龚俊波;尹秋响;张美景 刊期: 2005- 11
-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头孢西丁检测法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评价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效果,了解MRSA的耐药状况.方法用头孢西丁及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mec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RSA,并以mecA基因PCR法为参考方法与头孢西丁及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进行比较分析.按CLSI(原NCCLS)规定的标准测定MRSA对青霉素等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KB法).结果95株金葡菌(SA)中mecA基因阳性株4......
作者:谌秋华;范丛进 刊期: 2005- 11
动态资讯
- 1 不同配比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 2 重症监护科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现况与耐药性变迁
- 3 老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性分析
- 4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在其制剂中的含量
- 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 6 革兰氏阴性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7 微波等离子体溅射ansamitocin产生菌诱变选育高产菌株的研究
- 8 甘草查尔酮A二氢嘧啶化合物的合成以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9 噬菌体与抗菌剂联合应用研究进展
- 10 哌拉西林/舒巴坦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11 Alamar blue法检测药物细胞内抗结核活性的研究
- 12 中国药典2005年版微生物检定法的增修订情况及要点
- 13 金银花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 14 美罗培南在特殊机体状态下的PK/PD及给药方案研究进展
- 15 功能基团密度对离子交换过程的影响Ⅱ.惰性单体对羧酸树脂吸附庆大霉素的影响
- 16 万古霉素联合用药降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研究
- 17 国产氨苄西林胶囊质量评价
- 18 可利霉素发酵废渣培养白地霉的发酵过程参数研究和残抗分析
- 19 HPLC法测定环孢素口服液的含量
- 2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头孢拉定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