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抗生素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际药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年第4期文章
  • 青霉素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其交叉过敏反应

    目的探讨青霉素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其交叉过敏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test,RAST)方法检测133例青霉素过敏患者血清中针对4种青霉素类药物的8种特异性IgE抗体,采用RAST抑制实验和单个核细胞增殖实验研究青霉素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其交叉过敏反应的关系.结果8种特异性IgE抗体的总阳性率为59.40%(79/133),仅对一种药物抗体呈阳性的占......

    作者:李志;乔海灵 刊期: 2010- 04

  • β-内酰胺酶抑制肽的活性研究

    目的通过合成和筛选具有一定抑酶作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肽,考察其抑制活性及抑制动力学生化特征,以用于产β-内酰胺酶耐药菌所致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固相合成法在计算机上三维模拟设计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肽.选取我院08年临床分离鉴定的产酶菌8株,测定临床常用抗生素对8株细菌的MIC值,采用试管稀释法进行β-内酰胺酶抑制肽活性初步筛选.分光光度法研究抑制肽对8株产酶菌所产β-内酰胺酶的抑酶效力,Dixon作......

    作者:李勇湧;黄文祥;朱卫民;李崇智;张德梅 刊期: 2010- 04

  • 慢病毒介导抗菌肽PR-39基因在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抗菌活性检测

    目的构建脯氨酸精氨酸抗菌肽(proline-argininerich39-aminoacidpeptide,PR-39)慢病毒载体,并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检测其在BMSC中的表达及抗菌活性.方法PCR扩增目的克隆,并连接入慢病毒载体质粒pGC-FU中,与包装质粒pHelper1.0、pHelper2.0在脂质体2000介导下共转染2......

    作者:朱勇军;翁玄;陈婷梅;张健 刊期: 2010- 04

  • 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考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按照卫生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评价意见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仍然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须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

    作者:陈艳芬;杨淑梅 刊期: 2010- 04

  • 喹诺酮类药物及细菌对其耐药性机制研究进展

    本文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结构、进入细菌体内的方式及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进行简明阐述.针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而导致的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加的原因入手,阐述了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从染色体突变到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性的几种分子机制及研究进展,为研究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夏蕊蕊;国宪虎;张玉臻;徐海 刊期: 2010- 04

  • 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

    多重以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感染流行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多数细菌耐药基因与表型特征均充分反映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的外膜通透屏障与药物主动外排泵的协同作用使其呈现明显的天然多重耐药性,而其染色体可整合获取外源性由转座子/整合子可移动基因元件与多重耐药基因相联系的耐药岛区域或携带含有类似的整合子与多重耐药基因盒的质粒,这些基因结构导致该菌进化形成了对多类化学结构各异的临床常......

    作者:凌保东 刊期: 2010- 04

  • 瞬间等速电泳-毛细管区带电泳检测头孢比肟及其注射剂中的微量N-甲基吡咯烷

    目的用瞬间等速电泳(t-ITP)-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技术在线富积并检测头孢比肟及其注射剂中的微量N-甲基吡咯烷(NMP).方法采用非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背景电解质为0.03mol/L咪唑溶液(pH4.7);间接紫外检测.以高浓度的探针离子兼作前导离子,供试品溶液中的头孢比肟、氢离子或精氨酸作为终结离子,在毛细管前端构建t-ITP体系以产生样品自身堆积效应并富积NMP~+.结果可大体积进样以增......

    作者:刘浩;潘颖;陈代杰 刊期: 2010- 04

  • 乳酸环丙沙星眼用即型凝胶的研制

    目的研制乳酸环丙沙星眼用即型凝胶.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为温敏型材料制备乳酸环丙沙星眼用即型凝胶,通过对胶凝温度的考察确定处方,考察了乳酸环丙沙星眼用即型凝胶的黏度,采用无膜溶出模型对药物的体外释放机制进行研究,对制剂的眼刺激性进行评价.结果确定18%的泊洛沙姆407作为乳酸环丙沙星眼用即型凝胶的基质.药物的体外释放呈零级动力学特征,释放量取决于凝胶溶蚀量.该制剂对兔眼无刺激.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

    作者:张建强;杨放;姚洁;李蔷薇;何正有;邓小宽;陈书峰;金英华;刘君焱;胡杨洋 刊期: 2010- 04

  • 两种外用方药抑菌效果的实验观察

    目的探讨外用方药三品、三黄膏的抑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平板药物小沟镶嵌法对化脓性细菌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并与外用西药利凡诺、呋喃西林等作比较.结果三黄膏对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与利凡诺和庆大霉素无显著差异(p>0.05);三品对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利凡诺、庆大霉素(p<0.01).结论两种外用方药对化脓性细菌有较强的抑菌杀菌效果,临床上治疗疔......

    作者:刘继志;彭菲;左永昌 刊期: 2010- 04

  • ~(60)Co诱变选育平阳霉素高产株的研究

    目的筛选平阳霉素高产菌株.方法以平阳霉素产生菌-平阳链霉菌为出发菌株,采用~(60)Co诱变处理并通过遥瓶试验.结果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其产素能力达到出发菌株效价的1.86倍.传代试验表明该突变株的高产遗传特性稳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是获得高产菌株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许玉丽 刊期: 201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