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抗生素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际药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第2期文章
  •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1)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1)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试验组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1)每次2.5g(2.0g/0.5g),对照纽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每次2.25g(2.0g/0.25g).用法均为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5~14d.结果本试验共人选266例,纳入临床疗效FAS分析251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

    作者:彭凤英;贾蓓;唐君;刘成伟;黄文祥;张唯力;胡自立;颜春松;王金根;吕晓菊;江南 刊期: 2008- 02

  • 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机制

    目的了解安徽省35所医院2005年随机月份临床分离402株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揭示其相关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三维试验筛选产AmpC酶株;多重PCR检测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对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用PCR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I类整合子基因盒插入序列和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IC基因,结果检出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

    作者:王谦;陈燕;程君;王迎迎;叶英;李家斌 刊期: 2008- 02

  • 反向PCR法扩增沙门菌第一类整合子旁翼基因序列

    目的第一类整合子在介导细菌耐药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反向PCR方法对第一类整合子旁翼序列进行分析.方法以具有典型第一类整合子结构的茨昂威沙门菌(S.lshiongwe)S191为研究对象,分别用EcoRV和HindⅢ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并对酶切产物进行自身环化,通过设计第一类整合酶基因的反向引物来扩增第一类整合子的旁翼序列.结果分别扩增得到1500和6000bp左右大小的第一......

    作者:张宏梅;石磊;李琳 刊期: 2008- 02

  • 噻唑肽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多数噻唑肽类抗生素能与细菌的50s核糖体亚基相结合抑制其蛋白质的合成,有些还能抑制肾索-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抗性的链霉菌可以合成一种甲基转移酶,将自身的23SrRNA1067位点上的腺苷2'-OH转化成2'-CH3,阻碍噻唑肽类抗生素与50s核糖体亚基结合.通过研究噻唑肽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基因发现,产生该类抗生素的劳伦链霉菌和活力链霉菌中均含有编码非核糖体合成酶的基因.因此噻唑肽类化合物极可能是由非......

    作者:王辂;褚以文 刊期: 2008- 02

  • MEP途径:一个潜在的分子药靶

    类异戊二烯及其衍生物构成了自然界极为多样性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细胞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类异戊二烯的合成一直认为是通过甲羟戊酸(MVA)途径合成其前体物质异戊酰焦磷酸(IPP)或其异构物,二甲烯丙基焦磷酸(DMAPP)完成的.近年来在某些真细菌、原虫和植物原生质体中发现了另一条MEP(2-C-基-D-赤藓糖醇-4-磷酸)合成途径,而在哺乳动物中不存在,是极有希望的抗菌、抗疟和除草剂的......

    作者:施文钧;王洪海 刊期: 2008- 02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有效分离和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7种喹诺酮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检测人体尿液中吡哌酸与依诺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和恩氟沙星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ZY1104型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四丁基溴化铵(体积比为9:91).以三氟乙酸缓冲液调pH2.87,流速1.0ral/min.检测波长282nm,进样量20μl.结果7种药物的校准......

    作者:孙汉文;刘广宇;乔凤霞 刊期: 2008- 02

  • HPLC法测定6-氨基青霉烷酸中苯乙酸和青霉素G含量

    目的建立6-氨基青霉烷酸中苯乙酸和青霉素G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苯基柱;甲醇:pH3.5磷酸盐缓冲溶液:水(30:1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流速:1.5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6-氨基青霉烷酸、苯乙酸峰和青霉素G峰完全分离;样品连续测定6次,苯乙酸和青霉素G的RSD分别为0.89%和0.92%;苯乙酸在0.005~0.040mg/ml范围内、青霉素G在0.011~0.0......

    作者:王冕;台燕;李景红 刊期: 2008- 02

  • 振荡磁场下超顺磁性链霉素PELA微球体外药物释放特征探索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硫酸链霉素-聚乳酸-聚乙二醇(PELA)微球(superparamagnetiechitosanstreptomycinPELAmicrospheres,spCSPM),研究此微球的特性,并对其在振荡磁场作用下体外药物释放规律进行研究.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纳米超顺磁Fe3O4壳聚糖纳米粒(superparamagnetieehitosanFe3O4nanosphems,spFCN......

    作者:罗聪;安洪;蒋电明;杨晓兰;朱照静;赖国旗 刊期: 2008- 02

  • 司帕沙星衍生物(YH37)体外抗微生物活性研究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5-氨基-1-环丙基-6,8-二氟-1,4-二氢-7-(3-甲基-1-哌嗪基)-4-氧代喹啉-6-羧酸(YH37)对临床分离的人型支原体(Mh)、解脲脲原体(Uu)以及细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敏感性.结果显示,YH37对Mh的抑制活性较强,MIC90为0.25mg/L,是司帕沙星的1/8;对Uu的MIC90为1mg/L,是司帕沙星的1/4.YH37对Mh、Uu的喹诺酮耐药株有一定的抑......

    作者:王兆慧;叶辉;杨玉社;武济民;陈凯先;嵇汝运 刊期: 2008- 02

  • 微生物比浊法检定抗生素G-418效价

    采用微生物比浊法检定抗生素C-418的效价.在本实验的浓度范围内(3.76μg/ml~8.77μg/m1),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9184X+0.9917,回归方程为Y=-0.9215X+0.9927,r=-1.0002,其浓度与吸收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成立.样品检测可靠性测验,回归显著(P<0.05),S、T为平行直线.实验结果可靠.采用微生物比浊法测定G-418的效价,具有耗时短,......

    作者:杨天赐;彭宣宪 刊期: 20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