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吸水链霉菌NND-52菌株胞内抗生素M1分离、纯化及结构确定
吸水链霉菌NND-52菌丝体,经溶媒浸提,粗结晶,梯度洗脱的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主要组分M1,通过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分析和UV、IR、1H-NMR、13C-NMR、DEPT等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与阿扎霉素B相同,为一具有双重旋转对称的不饱和的非典型大环内酯抗生素。......
作者:严淑玲;黄为一;王世梅;武济民 刊期: 2001- 03
-
阴沟杆菌外膜通透性改变与其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用头孢噻肟梯度平板法多步诱导一株阴沟杆菌达稳定耐药,经药敏测定表明其对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交叉耐药。对耐药株外膜蛋白行SDS-PAGE电泳,结果发现36、39、40kD等外膜蛋白带含量下降,与文献报告一致。用扫描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了阴沟杆菌的敏感株与耐药株,结果诱导耐药菌菌体变短,外膜皱褶明显,间隙加宽,胞内空泡减少,提示外膜屏障功能加强,细菌代谢不活跃,进一步以HPLC测定细菌耐药前后......
作者:贾蓓;钱元恕 刊期: 2001- 03
-
人型枝原体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机理研究
为了解人型枝原体(Mh)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了临床标本中100株Mh对9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用PCR对交叉耐药Mh菌株旋转酶A亚单位(gyrA)的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的DNA片段测序。结果,Y98-37、Y98-23、Y98-31、Y98-32显示出强大的抗Mh作用,其MIC50为0.0625mg/L,MIC90为0.125~0.5mg/L;其次为SP......
作者:吴移谋;向斌;张文波;尹卫国;余敏君;武济民 刊期: 2001- 03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土霉素及其相关物质的方法研究
目的: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土霉素及其相关物质。方法:以含1mmol/L的EDTA的25mmol/L柠檬酸钠溶液(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液调pH值至11.5)作为运行缓冲液;未涂层毛细管柱为70cm×50μmi.d.,有效长度为64cm;采用压力方式由毛细管柱的阳极端进样5s;运行电压为15kV;分离温度为20℃;检测波长为254nm。并将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与药典规定方法测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作者:黄志东;郭福庆;杨洁 刊期: 2001- 03
-
解脲尿枝原体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
为研究解脲尿枝原体(UU)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采用UU培养和药敏试验盒测定10种抗生素对36例UU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10种抗生素总的耐药发生率为94.44%(34/36),耐药2种及2种以上者69.44%。耐药率高的为红霉素58.33%(21/36),其次为米诺环素52.78%(19/36)、四环素33.33%(12/36)、螺旋霉素33.33%(12/36)和氧氟沙星30.56%(......
作者:黄长征;林能兴;涂亚庭;刘志香;张弦;刘道凡;张德美 刊期: 2001- 03
-
国产盐酸加替沙星对细菌感染小鼠败血症的体内抗菌作用
研究国产盐酸加替沙星(gatifloxacin)与氧氟沙星(ofloxacin)对细菌感染小鼠败血症的体内抗菌作用。盐酸加替沙星与氧氟沙星对临床分离金葡球菌、肺炎双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败血症的体内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盐酸加替沙星体内抗菌作用明显优于氧氟沙星,尤其是对肺炎双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抗菌作用更显著优于氧氟沙星。比较试验两药ED50及ED95值结果,盐酸加替沙星和氧氟沙......
作者:王琪;康子胜;李家泰 刊期: 2001- 03
-
湛江地区淋球菌质粒谱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为了解湛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质粒谱,并探讨其与耐药性的关系。对广东省湛江地区1998~1999年分离鉴定出的98株淋球菌流行株,应用碱裂解和溶菌酶双重处理,进行质粒抽提及质粒谱分型研究。利用K-B法测定淋球菌流行株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检出4种不同分子量的质粒,其中分子量为4.2kb和7.4kb的质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7.32%和59.16%。质粒谱型共12种,以7.4kb+4.2kb、39......
作者:李国明;陈群;王胜春 刊期: 2001- 03
-
铵离子抑制avermectin生物合成的机理
实验中发现铵离子(NH+4)对avermectin的生物合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铵离子对avermectin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同时作用于avermectin产生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糖代谢过程中的多个位点而实现的:发酵培养基中含有的少量铵离子,造成了avermectin链霉菌胞外淀粉酶的总活力降低;发酵液中的丙酮酸积累量明显降低;......
作者:郑梦杰;白秀峰 刊期: 2001- 03
-
氨肽酶抑制剂——Bestatin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国产氨肽酶N抑制剂bestatin对人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bestatin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13的表达;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DNA凝胶电泳、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以分析细胞凋亡;Rhodamin(Rh)123染色后,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1)Bestatin明显抑制HL......
作者:林茂芳;何静松;钱文斌;麦文渊 刊期: 2001- 03
-
Avermectins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以StreptomycesavermitilisATCC31272和它的突变株为试验菌株进行avermectins发酵培养基的研究。初筛选到的发酵培养基中必需加入番茄酱和鲜酵母,进一步通过对170多种发酵培养基的筛选实验,选择出一种以淀粉、酵母粉、豆饼粉和无机盐为营养物的培养基,并以它为基础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对avermectins生物合成的影响。经多次培养基的优化试验,突变株Sa-76-......
作者:宋渊;李季伦;王得明;刘世宽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盐酸洛美沙星光降解杂质研究以及盐酸洛美沙星注射剂有关物质的检测
- 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有关物质
- 3 尼拉霉素新组分98-23的研究--分离、结构鉴别及抗菌活性
- 4 福建海绵放线菌多样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能力
- 5 青霉素过敏反应与IL-4Rα Q576R及FcεRIβ E237G基因多态性
- 6 沙门菌分离株药物敏感试验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 7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DC型β-内酰胺酶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8 209株临床分离的不同基因型白假丝酵母菌和丝状真菌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及其耐药性趋势研究
- 9 医院内MRSA肺炎多重病原体感染及其药敏分析
- 10 β-内酰胺抗生素的酶法合成研究进展
- 11 氟康唑及其中间体的薄层色谱分离的研究
- 12 酶法合成头孢氨苄工艺研究
- 13 基于Citespace的青蒿素文献可视化分析
- 14 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葡萄球菌的分离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 15 多重耐药草绿色链球菌脑膜炎合并菌血症抗感染用药分析
- 16 头孢唑肟酸合成方法研究
- 17 铜绿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18 国产伊曲康唑胶囊质量评价
- 19 司帕沙星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清除作用
- 20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