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HPLC法分析普伐他汀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发酵液中普伐他汀和compactm的含量.色谱柱为SpherisorbC18(10μm)4.6mm×240mm,流动相为甲醇一0.2mol/L乙酸铵水溶液(体积比53:47).方法简便、快速、有效,在科研和生产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作者:王尽淘 刊期: 2001- 04
-
产黄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影响因子分析
产黄青霉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菌丝体佳酶解条件与原生质体释放适条件不同,菌丝体培养基含有0.05%L-天冬酰胺时,选取培养48h的菌丝体,在裂解酶(Lysingenzyme)浓度15mg/ml,0.7mol/L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的条件下酶解,可获得大量原生质体;同时,再生培养基中含有25mmol/LCa2+离子、上层琼脂浓度1.1%,可获得较佳原生质体再生率.......
作者:孙传宝;朱春宝;许文思 刊期: 2001- 04
-
三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ICU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作用
为评价亚胺培南、帕尼培南与美罗培南的体外抗菌作用,用琼脂双倍稀释法测定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230株革兰氏阴性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抑制剂增强的纸片扩散法测定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5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和17株大肠埃希氏菌中的ESBLs阳性率为61.2%.三种碳青霉烯类对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不动杆菌等都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
作者:张幸国;黄明珠;魏泽庆;陈云波;俞云松 刊期: 2001- 04
-
超滤膜在多粘菌素E预处理中的应用
应用Ultra-floTM超滤膜技术处理多粘菌素E发酵液,可将菌丝分离与后续工艺中的蛋白质剔除合二为一,彻底替代了传统的板框过滤,既避免了大量助滤剂的耗用,节约生产成本;又提高了滤液质量,有助于提高成品的收率和质量.......
作者:杨亚勇;刘珍奇;蒋顺进 刊期: 2001- 04
-
青霉素V及相关物质的分析测定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两种方法,对青霉素V的发酵过程及提炼过程进行了跟踪检测,找到了青霉素V及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为实际生产中发酵效价和提炼收率的提高,提供了可靠数据.......
作者:牛长群;祝仕清;刘进怀 刊期: 2001- 04
-
头孢哌酮及其与三唑巴坦的复方制剂在家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日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头孢哌酮浓度,考察头孢哌酮在家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比较与三唑巴坦的复方制剂及单组分头孢哌酮的动力学差异.方法:6只健康家犬,单剂量iv头孢哌酮1.6g和注射用复方制剂头孢哌酮/三唑巴坦(2g,头孢哌酮:三唑巴坦=4:1)后,测定头孢哌酮的血药浓度变化,拟合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单剂量iv头孢哌酮及三唑巴坦复方制剂后的头孢哌酮在体内的处置都符合二室模型.血中......
作者:陈钧;蒋学华;王双梅 刊期: 2001- 04
-
头孢唑林钠中间体TDA溶剂化物的T艺改进
对头孢唑林钠中间体TDA溶剂化物的工艺进行改进.将TDA进行真空干燥,提高反应温度,优化盐酸用量,反应过程采用气体保护,收率提高了2%,产品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作者:何燕;黄建军;柯华东 刊期: 2001- 04
-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采用聚碳酸酯过滤膜或聚丙烯酰胺膜制备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计数滤膜菌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大环内酯类及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药物作用的滤膜菌落计数比较,阿奇霉素2mg/L和红霉素2mg/L可使生物膜内细菌由1010CFU/cm2降至103.3和1037CFU/cm2;阿奇霉素(2mg/L)分别与头孢他啶(0.0625mg/L)、亚胺培南(0.5mg/L)、......
作者:彭程;肖永红 刊期: 2001- 04
-
国产氟罗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为在较大范围内考察国产氟罗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采用开放性无对照试验方法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和其它部位细菌性感染1020例.给药方法为每次口服200mg、每日2次或400mg、每日1次,疗程5~14d.结果表明,总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27%和92.61%,细菌清除率为91.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6%.不良反应多呈轻至中度,患者多可耐受,仅5例......
作者:梁德荣;徐楠;苗佳;罗文侗;余步云;李桂明 刊期: 2001- 04
-
头孢匹罗与头孢他啶注射剂治疗细菌性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
头孢匹罗与头孢他啶注射剂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133例,以评价头孢匹罗的疗效和安全性.给药方案为头孢匹罗每次2g,每日2次,头孢他啶每次2g,每日3次,治疗尿路感染两者剂量各减半.均为静脉滴注,疗程为7~14d.结果头孢匹罗组和头孢他啶组有效率分别为93.9%(62/66)及91.0%(61/67),痊愈率分别为75.8%(50/66)及71.6%(48/67),细菌清除率以菌株数计分别为92.1......
作者:王明贵;张婴元;吴卫红;汪复;罗文侗;方正;王元和;华尔铨;叶古祥;何国钧;褚海青 刊期: 2001- 04
动态资讯
- 1 危重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 2 霉酚酸高产菌株短密青霉菌的选育
- 3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抗菌研究进展
- 4 克拉维酸高产菌的诱变育种及发酵工艺研究
- 5 多重耐药淋病奈瑟菌耐药基因的研究
- 6 北京地区气单胞菌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 7 四川省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措施及持续改进
- 8 神经外科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分布、耐药性及其产金属酶的情况分析
- 9 头孢罗宁的合成
- 10 HPLC测定新型噁唑烷酮类药物YC-12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 11 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机理
- 12 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旋尤利沙星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 14 测定司帕沙星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 15 奥利司他胶囊溶出度检测
- 16 地红霉素肠溶片释放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 17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消毒剂基因qacA的研究
- 18 第一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I1的定位分析
- 19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肾毒性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20 2822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