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对小儿细菌感染性的疗效.方法100例小儿细菌性感染给予口服头孢克肟,剂量5mg/(kg·d),个别患儿可增至8mg/(kg·d),将该剂量分为两份,早、晚各服一次,疗程5~14d.结果100例患几中,90例用药48h内体温开始下降,一般情况好转,病灶局部刺激症状消失,有效率90%.细菌培养呈阳性者,用药4d后复查细菌培养,只有2例生长细菌.不良反应观察,有2例出现轻度皮疹,1例出现......
作者:陈巧娟;汪祝萍 刊期: 2008- 04
-
高产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测定AmpC酶.采用双纸片确诊试验测定ESBLs,用小抑菌浓度法(MIC法)检测12种抗生素对这些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64株受检菌中共检出高产AmpC酶菌29株,产ESBLs菌32株,阳性率分别为45.3%、50%.高产AmpC酶组菌株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均存......
作者:胡锡池;严子禾;周晓明;张雯;吴风;赵英伟 刊期: 2008- 04
-
112株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属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3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12株不动杆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20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结果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78.6%).药敏结果显示,不动杆菌对亚胺胺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0.9%和1.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37.2%,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60%......
作者:林丽;凌保东;周岐新;张翔;袁斌 刊期: 2008- 04
-
新乡地区2001年~2006年铜绿假单胞菌对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迁
目的探讨新乡地区铜绿假单胞菌(PA)在临床感染中分布及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006年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自住院患者的所有PA分离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6年共分离PA785株,占临床分离菌的15.2oA(11.6%~18.7%);785株PA中下呼吸道标本占469株(59.7%).17种抗菌药物6年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
作者:邢志广;廖卫;杨焦峰;李庆丽;吕惠娟;邵咏 刊期: 2008- 04
-
扎那米韦亲酯性烷氧烷基衍生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为提高扎那米韦烷氧烷基酯化物的收率,本文对其合成工艺进行研究.采用HPLC监测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溶剂和改进分离纯化方法,确定稳定的合成工艺,反应收率由约10%提高至60%~80%.......
作者:朱建华;易红;刘宗英;李艳萍;李卓荣 刊期: 2008- 04
-
头孢他啶侧链酸及其活性硫酯的合成研究
研究以乙酰乙酸乙酯等原料合成头孢他啶侧链酸及其活性硫酯的方法,即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肟化、溴化、成环3步反应合成去甲氨噻肟乙酸乙酯[2-氨基-α-羟亚氨基-4-噻唑乙酸乙酯];再经醚化、水解、酰化反应合成其活性硫酯-{(Z)-2-氨基-α-[[2-(叔丁氧基)-1,1-二甲基-2-氧代乙氧基]亚氨基]-4-噻唑乙酸]}2'-苯并噻唑基硫酯.......
作者:梁宝臣;陈慧;杨俊杰 刊期: 2008- 04
-
Amicoumacin B对MG63细胞bmp-2转录及蛋白表达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amicoumacinB(04-5195A)对骨形态形成蛋白因子II(BMP-2)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考察amicoumacinB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bmp-2基因转录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amicoumacinB对MG63细胞BMP-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未给药组相比,amicoumacinB给药组MG63细胞的bmp-2基因mRNA水平和BMP-2蛋白水......
作者:杨兆勇;张志斐;贺晓波;杨隽;孙薇;丁艳;司书毅;张月琴 刊期: 2008- 04
-
HPLC法测定滴眼用利福平片中有关物质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滴眼用利福平片中特殊杂质醌式利福平、N-氧化利福平、3-甲酰利福霉素SV及其余有关物质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LunaC8色谱柱,甲醇:乙腈:0.07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mol/L枸橼酸溶液(29:32:34: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醌式利福平、N-氧化利福平、3-甲酰利福霉素SV均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结果醌式利福平、N-氧化利福平和3-甲......
作者:黄毅岚;张丹;段思怡 刊期: 2008- 04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有机残留
目的建立克林霉素磷酸酯中8种有机溶剂的分离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应用DB-FFAP毛细管柱(25.0m×320μm,0.5μm),载气为氮气,柱温采取程序升温,初始温度70℃,保持4min,然后以40℃/min升至180℃,保持4min,测定了克林霉素磷酸酯原料中丙酮、四氢呋喃、乙醇、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吡啶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残留量.......
作者:衷红梅;席志芳;朱亚宁;党全训 刊期: 2008- 04
-
HPLC法测定磺苄西林钠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磺苄西林钠的有关物质.方法用Diamonsil(TM)C18(250mm×4.6mm,5μm)柱为分析柱,甲醇:0.02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加入0.5%的三乙胺,10%磷酸调pH4.0)(68: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温度30℃.结果低检出限为1.8ng;线性范围2.75~110mg/L(r=0.9999);重复性实验RSD为3.67%;有关物质......
作者:代丽萍;胡林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新型抗真菌抗生素CA-SD07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初探
- 2 抗菌药物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 3 生物膜抑制剂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性的影响
- 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霉素及其相关物质
- 5 Avermectin提取工艺试验研究
- 6 新型抗生素S632A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
- 7 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检测及其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分析
- 8 盐酸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成熟生物膜作用研究
- 9 阿柔比星A PELGE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 10 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格尔德霉素类PKS基因的初步筛选
- 11 家兔口服司帕沙星后眼内组织分布及其药动学研究
-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诱导革兰氏阴性菌释放内毒素对其疗效的影响
- 13 广州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枝原体的耐药性研究
- 14 万古霉素N4氨基的还原烷基化条件优化
- 15 糖尿病足患者足分泌物分离菌分布及多重耐药影响因素分析
- 16 功能基团密度对离子交换过程的影响I.水解程度对羧酸树脂吸附庆大霉素的影响
- 17 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18 烯二炔类抗肿瘤抗生素全合成研究Ⅴ.通过分子内的偶联反应合成十元环状烯二炔
- 19 雾化吹干技术在头孢哌酮钠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 20 HPLC-ELSD法测定妥布霉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