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2007—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及耐药变迁
目的比较2007~2011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情况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细菌菌株采集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对分离出的菌株用VITEK-Compoct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进行.并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CLSI2011)指定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耐药率.采用回顾性分析、目标性监测进行耐药变迁分析.结果在2007~2011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
作者:李红;伊惠霞 刊期: 2012- 07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联合药敏研究
目的评价环丙沙星(CIP)分别与头孢哌酮/舒巴坦(CFS)、哌拉西林/三唑巴坦(TZP)联合用药对临床分离获得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38株临床分离的CRPA的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抑菌指数(FIC指数)判断联合抑菌效应.结果CIP与CFS联用后,5.3%为协同作用,81.5%为相加作用,13.2%为无关......
作者:文亚坤;曹萌;邹琳;罗艳萍;孙宝君 刊期: 2012- 07
-
多黏菌素B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体外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应.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棋盘设计法测定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FIC≤0.5为协同作用,0.5<FIC≤1.0为相加作用,1.0<FIC≤2.0......
作者:刘立凡;李丹;褚云卓;陈佰义 刊期: 2012- 07
-
神经外科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分布、耐药性及其产金属酶的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铜绿假单胞菌(PAE)的标本分布、耐药性及其金属β-内酰胺酶(MBLs)产生情况分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神经外科分离的559株PAE,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其对17种抗生素的药敏谱,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MBLs产生情况.结果我院神经外科PAE痰标本的构成比为60.8%;对ABPC、CEZ、NF、SMZ/......
作者:李文郎;唐恒锋;陈爱华 刊期: 2012- 07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产金属酶的相关基因blaVIM-2研究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Pseudomonasaeruginosa,IPMRPa)及其耐药特征,探讨该菌产金属酶和相关基因blaVTM-2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收集3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采用MIC法测定抗生素耐药性;用复合纸片法筛查IPMRPa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金属酶相关基因(blaVIM-2)检测并测......
作者:杜艳;陈瑞春;穆玉姣;单斌;陈端 刊期: 2012- 07
-
2007-2010年肿瘤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耐药变迁的研究
目的了解我院4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在肿瘤患者中感染和耐药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7-2010年检出的69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合VITEKⅡMIC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近4年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数不断上升,痰标本分离率高(62.46%),其次是分泌物、引流液分别为13.86%、8.10%.对1......
作者:陈丽妹;陈燕;辛娜;刘燕玉;陈帆;陈秀 刊期: 2012- 07
-
铜绿假单胞菌DHA-1型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ESBLs、AmpC酶的产生、AmpC酶的基因型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方法采用VITEK-6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ESBLs检测及药敏试验按CLSI推荐的双纸片确证法和K-B纸片扩散法;AmpC酶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疑产阳性菌株,再经三维试验确诊;PCR扩增DHA结构基因.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和AmpC酶总检出率分别为40.8%和38.2......
作者:金保富;林平;陈佳玉 刊期: 2012- 07
-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对现己发表的利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library和CNKI等数据库,并追查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Meta分析.纳入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863......
作者:黄延玲;张素真;黄群;马红;林志青 刊期: 2012- 07
-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药物耐药性外排泵十年研究回顾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地威胁着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常见于ESKAPE病原菌(即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道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药物耐药性主要在于该菌具有多重药物外排泵如MexAB-OprM和MexXY,后者属于耐药结节细胞分化(RND)家族转运体.自20年前发现RND外排泵后,现己对这些外排泵的临床意义、结构与组装、外排机制、表达调控与抑制等有了深入......
作者:李显志 刊期: 2012- 07
-
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类似物5-烷酸酯基-3,4-二氯-2(5H)-呋喃酮的合成及其生物膜抑制活性研究
合成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类似物作为细菌生物膜抑制剂.以呋喃甲醛为原料合成5-羟基-3,4-二氯-2(5H)-呋喃酮,与不同长度碳链的烷酸5-位成酯,合成了8个5-烷酸酯基-3,4-二氯-2(5H)-呋喃酮,其结构经NMR和MS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c,2d,2e,2f和2h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化合物2e,对ATCC27853的生物膜抑制率高达......
作者:杨晶晶;孙平华;陈卫民 刊期: 2012- 07
动态资讯
- 1 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结合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环孢菌素小组分
- 2 微生物来源的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H7264的研究
- 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浓度
- 4 CRISPR-Cas系统的抗耐药菌应用
- 5 1124株中段尿分离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结果
- 6 复方地塞米松夫西地酸乳膏含量测定
- 7 茄病镰刀菌产生的环孢菌素H的研究——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别
- 8 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9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pH对抗菌肽LL-37结构的影响
- 10 伊达比星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包封率的测定
- 11 医院空气中细菌分类及耐药性分析
- 12 罗红霉素片的制备及溶出度考察
- 13 盐酸瑞芬太尼有关物质结构鉴定
- 14 东方拟无枝酸菌中vcm14基因的敲除对万古霉素合成的影响
- 15 头孢类中间体GCLE的合成研究
- 16 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产广谱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研究
- 17 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有关物质
- 18 Sephadex G-25对乳酸链球菌素溶液脱盐的研究
- 19 烧伤病区抗生素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水平变化的关系
- 20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泰乐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