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抗生素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际药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年第12期文章
  • 单组分妥布霉素工程菌的构建

    目的阻断黑暗链霉菌中安普霉素和氨甲酰妥布霉素的合成,构建主产妥布霉素工程菌.方法以安普霉素生物合成基因apr为靶标,克隆其上下游序列作为同源交换臂,构建重组质粒pXJ401,利用接合转移技术将其导入黑暗链霉菌Tt-49,获得工程菌TX302,并在此基础上敲除氨甲酰基转移酶基因tobZ,获得工程菌TX308.采用MS法,检测工程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TX302主产氨甲酰妥布霉素,未检测到安普霉素......

    作者:肖剑萍;温淑平;洪文荣 刊期: 2014- 12

  • 应用统计学方法设计培养基提高雷帕霉素发酵水平

    目的提高吸水链霉菌FC904-33发酵合成雷帕霉素水平.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设计培养基,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分析出培养基中影响雷帕霉素发酵水平的四个主要因素:玉米淀粉、葡萄糖、黄豆饼粉和蛋白胨;其次以Box-behnken设计法及响应面分析法.结果确定了主要因素的佳浓度:玉米淀粉37.25g/L,葡萄糖5.97g/L,黄豆饼粉29.54g/L,蛋白胨4.56g/L.结论采用统......

    作者:陈晓明;金东伟;余辉;黄捷;程元荣 刊期: 2014- 12

  • 肺囊康定B0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目的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提高肺囊康定的B0组分(PB0)产量.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法,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及DesignExpert7.0软件分析,基于正交试验结果,对PB0发酵培养基中影响产量的四个主要因子进行配方优化,利用NumericalOptimization功能预测大响应值并进行验证试验及发酵罐放大试验.结果获得优发酵配方,摇瓶PB0产量较对照提高了35%,20M3发酵罐PB0产量较对照提......

    作者:朱春燕;曹艳茹;黄运昌;龙燕;王富强;朱辉;田敏 刊期: 2014- 12

  • 替考拉宁的快速提取纯化及其单组份制备

    目的从菌株Actinoplanesteichomyceticussp.FIM-1112发酵液中快速提取纯化替考拉宁,并建立替考拉宁5个单组份A2-1、A2-2、A2-3、A2-4和A2-5的快速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碱化、HP-20大孔树脂柱分离、沉淀、脱色、冷却沉淀等技术,快速提取纯化替考拉宁;结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制备柱WelchColumnXB-C18(250mm×21.2mmi.d.,5μ......

    作者:陈丽;罗婷;江宁宇;彭飞;连云阳 刊期: 2014- 12

  • 双利奈唑胺的合成与分析

    目的双利奈唑胺(1)的合成与分析.方法以利奈唑胺中间体叠氮化合物(2)为原料,经钯碳催化氢化和随后的吡啶催化的乙酰化制得双利奈唑胺(1).结果1的结构经1H-NMR和ESI-MS确认,并对其进行了HPLC分析.结论合成得到了目标化合物1,可为利奈唑胺的杂质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作者:刘啸;王瑛瑛;罗刚;陈宇瑛 刊期: 2014- 12

  • 噁唑烷酮类抗菌药骨髓抑制毒性的大鼠实验预测模型

    目的建立一个时间短且有效的大鼠骨髓抑制毒性实验模型,以缩短噁唑烷酮类抗菌药骨髓抑制毒性评价周期、减少化合物的用量、降低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的开发成本.方法通过研究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利奈唑胺和在研MRX-Ⅰ对大鼠用药1和2周后的骨髓抑制毒性,比较其骨髓抑制毒性敏感指标网织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数值与实验周期的关系,并与文献及临床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利奈唑胺给药组和MRX-Ⅰ给药组其大鼠1周和2周的网织红细胞以......

    作者:王海林;黄艳琴;刘世聪;许云华;王雯;袁征宇;朱焕章 刊期: 2014- 12

  • 半枝莲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作用

    目的在中药中筛选并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群体感应系统抑制物(quorum-sensinginhibitor,QSI).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相关基因lasI、lasR、rhlI和rhlR的启动子与报道子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IuxCDABE的融合子为筛选系统,通过检测化学发光反应不同中药对群体感应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检测中药对铜绿......

    作者:肖骏;沈立新;赵琳;武玉婷;段康民;郭俏 刊期: 201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