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刊”;其宗旨是宣传报道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科研、生产、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该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学术性及行业的情报性,是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几乎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收载,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6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26/R
邮发代号: 62-19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689
- 国内刊号:51-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重组人肽抗生素hPAB-β及其突变体的活性测定与筛选
目的测定重组人肽抗生素hPAB-β及其突变体的抗菌活性,筛选理想的活性分子.方法应用平板法和MIC测定法检测重组表达的hPAB-β及突变体hPAB-β38、hPAB-β34对8株实验室保存菌株及10株临床分离菌株的杀菌能力,并以化学合成的肽抗生素hPAB-β作对照;根据各目的分子抗菌能力的强弱,筛选理想的目标分子,并分析突变体结构的变化对其功能的影响.结果重组hPAB-β及突变体hPAB-β38与......
作者:饶贤才;陈志瑾;金晓琳;黎庶;胡晓梅;朱军民;黄建军;胡金川;谭银玲;胡福泉 刊期: 2004- 03
-
临床细菌分布及耐药监测
目的监测本地区临床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方法常规法进行菌种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NCCLS推荐法进行ESBL检测.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肠杆菌属细菌和肠球菌为主要分离菌;2000、2001和2002年MRSA分离率分别为66%、74%、78%,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分别为25%、25%、41%,肺炎克雷伯氏菌(产ESBLs......
作者:路娟;陈淑兰;王红韶 刊期: 2004- 03
-
刚果红褪色光度法测定硫酸阿米卡星
在酸性条件下,刚果红(CR)与硫酸阿米卡星(AMK)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使刚果红溶液褪色,大褪色波长位于56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61×104L/(mol·cm);硫酸阿米卡星的浓度在0~1.7×10-5mol/L范围内,遵从比尔定律.该法用于市售药物中硫酸阿米卡星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江虹;湛海粼;吴兴发;方卢秋;秦宗会 刊期: 2004- 03
-
头孢哌酮钠/三唑巴坦钠不同配比复方制剂的体内、外抗菌活性试验及小鼠毒性研究
目的考察及评价头孢哌酮钠/三唑巴坦钠以1:1、2:1、4:1、8:1配比的复方制剂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其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拟找出头孢哌酮钠与三唑巴坦钠的佳配比,为进一步开发头孢哌酮/三唑巴坦复方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哌酮钠/三唑巴坦钠复方制剂(1:1、2:1、4:1、8:1)对临床分离致病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和产超......
作者:张淑华;王昉彤;欧真容;钟宁;庄镇华 刊期: 2004- 03
-
司丙红霉素的合成研究
以红霉素为起始原料,室温下与丙酸酐反应,然后与N-乙酰-L-半胱氨酸成盐,得到司丙红霉素.......
作者:武连宗;高丽梅;杨鹏;宋丹青 刊期: 2004- 03
-
硫酸软骨素裂解酶ABC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研究
从成都井研生猪屠宰厂等地采集的样品中平板分离粗筛到48株硫酸软骨素裂解酶ABC产生菌,进一步复筛出一株高产、稳定的硫酸软骨素裂解酶ABC产生菌株GT38,初步鉴定为彭氏变形菌(P.pen-neri).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分析研究了摇瓶适产酶条件和2L实验室小罐发酵工艺,该菌的适发酵工艺为培养基大豆蛋白胨2.5%,蔗糖1.5%,NaCl0.4%,硅油0.05%,pH7.5,接种量5%,通气量1:1~......
作者:陶科;王忠彦;国锦琳;胡承;邓林;刘世贵;代其林 刊期: 2004- 03
-
多重耐药泵抑制剂提高肠球菌对氟喹诺酮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肠球菌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药物耐药的主动泵出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肠球菌;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多重耐药泵抑制剂利舍平或维拉帕米应用前后,菌株对氟喹诺酮药物MIC的变化.结果利舍平使所有被检测的29株肠球菌对诺氟沙星的敏感性增加(MIC下降至原值的1/2或以下),使23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增加,但仅能增加3株肠球菌对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应用利舍平以后,12株耐......
作者:王玉宝;宋诗铎;魏殿军;祁伟 刊期: 2004- 03
-
MRSA凝固酶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内感染标本中MRSA的分离率、凝固酶分型及耐药状况,了解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用琼脂平板筛选法和MRSA胶乳凝集试剂盒鉴定MRSA;应用凝固酶分型血清对MRSA进行分型;药敏试验应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定量稀释法,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MRSA的分离率为56.8%,产酶率为100%,分型率为88.1%,以混合型和Ⅲ型为主,两者分别占分型率的28......
作者:徐修礼;杨秋红;孙怡群;樊新 刊期: 2004- 03
-
东方拟无枝酸菌糖基转移酶基因gtfE的克隆
糖基转移酶基因gtfE位于万古霉素产生菌东方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orientalis)染色体上.通过PCR的方法并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扩增得到了较高产量的PCR产物.PCR产物经酶切回收后克隆到pBluscriptⅡKS+质粒载体,转化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得到一阳性克隆.测序后与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做同源比较,结果仅有两个碱基的差异.......
作者:金飞燕;李国亮;王旻;戈梅;陈代杰 刊期: 2004- 03
-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对大鼠致痫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OFLX)和左氧氟沙星(LVLX)对大鼠中枢神经的毒性与环丙沙星(CPLX)毒性的差异,及抗痫药物对环丙沙星引发的癫痫的阻断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以用药前皮层脑电图(ECOG)其脑电图功率谱作为自身对照.颈静脉注射药物100mg/kg,记录给药后10、20、30、60、120min时的ECOG和脑电图,及大鼠的行为变化,并在癫痫发作后静脉注射抗痫药物,阻断癫痫......
作者:周义文;陆杰;钱元恕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氨溴索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结构及其真菌死亡率的影响
- 2 空白基质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影响
- 3 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研究
- 4 2014-2017年辛集市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 5 Avermectin B1a组分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
- 6 一个6-胺基-β-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与哌拉西林所组成的复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增效作用
- 7 雷帕霉素互变异构体的分离和鉴定
- 8 微生物来源的IL-4STAT通道抑制剂——K97-5839 W8的研究
- 9 反义RNA下调parE基因对大肠埃希菌生长及新生霉素敏感性的影响
- 10 环丙沙星与查耳酮缀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 11 微生物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2 老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性分析
- 13 头孢克肟混悬剂与颗粒剂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
- 14 微生物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SIPI-807-1的研究
- 15 盐酸表柔比星混合杂质对照品的研究与制备
- 16 枸骨内生真菌IFB-GLP-4的鉴定
- 17 血液中分离一株O139群霍乱弧菌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 18 真菌来源的蛋白酶体抑制剂F04W2166A的研究
- 19 利福喷丁对大鼠IFN-γ、IL-12、溶菌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20 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abeM的研究